立体定向软通道,掀开颅脑手术新篇章

惊魂,七旬老人突发脑出血

1月14日,年过七旬的曹某突发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一番折腾,医院时已据发病时间约5小时,神志模糊的曹某,已经不能对答。急诊CT示:右侧颞枕叶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出血量约35mL。看着CT片的神经外科袁丰主任和常志伟医生,不禁锁住了眉头。

“赶紧办理入院手续,开放静脉通路,上止血合剂,一小时后复查CT。”经验丰富的袁丰主任安排道。常志伟医生和当班护士立即安排患者办理入院,予以常规护理。虽然行动迅速,及时用药,然而一小时后的CT提示,患者脑中线已经偏移,出血量增至约50mL。

抉择,确定最好的手术方案

听闻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曹某的家属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曹某年纪大,且有慢支、肺气肿等基础病,开颅手术风险极大;一部分人认为,开颅手术费用昂贵,且大多愈后较差,一旦成为植物人,后果不堪设想;只有一两个声音小小地说要不试试手术。

主管医生常志伟略加思索后打破了他们的争论:“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和困境,用立体定向软通道的方式来做,不用开颅,只是在头上打一个孔,把血引流出来。”

“那能有用吗?我之前听别人讲头部手术都是要把头骨打开的?这种会不会很贵啊?我们家……”家属刚充满期待的声音,又渐渐弱了下去。

时间紧迫,常医生简明扼要地解释道:“相比开颅手术而言,这种新式手术术程短、创口小、费用低、且愈后较好,但关键是一定要快,否则一旦形成脑疝,就没有微创手术指征,必须开颅手术”。

“好,好,我来签字,做吧。”患者的女儿挺身而出,颤抖的手签下自己的姓名。

换算,特殊的术前准备

和家属确定手术方式后,常志伟立即请同组的汪医生来做其余的术前准备。他则拿着CT片进了办公室,进行一场特殊的术前准备:根据CT扫描结果,计算三维坐标数据,确定穿刺靶心。常志伟认真换算着,并和袁丰主任再三核对无误后,一同前往手术室。

手术正式开始前,常志伟医生依据复查头颅CT测量数据,确定手术切口,予以手术部位画线。

术前数据换算图

术前手术部位画线

精准,立体定向发挥优势

麻醉、取仰卧位、消毒、铺单,用扩张器撑开头皮、彻底止血、暴露颅骨、钻孔、止血,将带有导芯的引流管放置预定测量的血肿靶点中心,抽吸见暗黑色血液流出……

整个手术间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着,不同于以往历时4-6小时的开颅手术,这次手术仅用1.5个小时完成,整个手术出血量仅有15mL(传统开颅手术出血量约-mL)。手术结束后,复查头颅CT,袁丰和常志伟满意的点点头,但仍不敢有片刻的放松,手术顺利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护理、控制感染,更加关键。

术中抽吸

术中出血量

监护,默默奉献的生命后盾

虽然ICU的医护们监护过很多个颅脑术后患者,但在她们心目中,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护士长赵娜立即召开护理会议,成立护理小组,制定护理方案,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务必保障护理工作安全、及时、准确进行。

在ICU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下,曹大爷生命体征平稳,一周后拔除引流管,转至普通病房。

ICU里密切监护

生命体征日渐平稳

重生,再次站立的喜悦

近日,当我再去看望老人时,老人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既往患有慢支、肺气肿的他,也并无咳嗽、气逼等情况出现。

看着和我一同前来的常志伟医生,老人非常激动,在家属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坚持要走两步给常志伟看看。之前偏瘫的左侧肢体也基本恢复正常。

老人情况已逐步稳定,后续康复治疗的介入,会加快左侧肢体的恢复,恢复到脑出血前身体状况可能性极大,常志伟如是说。

目前,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日益成熟,为脑出血患者提供了福音,掀开了我县颅脑手术的新篇章。

术后第八天

术后第十天

术中CT

术后带管

拔管后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

1.大脑半球内各部位的血肿,小脑和脑干内血肿,都适合行定向手术清除。

2.有脑内血肿的高龄病人和心肺复苏稳定后的危重病人也可行此手术。

3.在脑疝晚期,需要迅速清除血肿的姑息手术时,可使用此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xfl/1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