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40秒了解脑出血全过程附脑出血征
脑出血全过程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伤。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脑出血的先兆表现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与通常性质头痛不一样,呈头炸裂样),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3、颈部变得僵直,后枕部不适,活动受限,尤其是低头,下颌抵上胸动作困难。
4、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地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加严重。
5、暂性视物模糊,或眼睛有重影出现,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或出现失明。
6、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7、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8、走路不稳定,意识出现障碍,反应差,甚至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脑出血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是治疗的重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可促进神经元修复,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康复治疗的意义脑出血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肢体康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继发性功能障碍。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躯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康复介入的时机脑出血患者要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危重症患者要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前要对病情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康复治疗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效果越好。但患者病情不稳定时,不能盲目进行康复活动。
脑出血的康复方案1良肢的位置
正确的体位能防痉挛、关节脱位、挛缩,促进分离运动出现。要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保持患者患肢在上,一般情况下保持侧卧位,头部给予良好的支持,上颈段保持屈曲。
2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尤其以肩、手、髋和踝关节为主,活动原则遵循由近端到远端,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在患者无痛的范围内尽量达到最大活动范围。要注意动作要轻巧、缓和,逐个关节活动,保证所有关节全范围地活动。
主动运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健肢运动,主要依靠患侧自身的力量进行锻炼,包括床上翻身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当患者可以扶拐站立或靠墙站立时,可以离床活动,可以开始进行室内外活动。
运动康复
3语言治疗
脑出血后语言训练必不可少,训练前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判断患者的语言障碍类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自己进行日常的各种活动,如穿衣、吃饭、梳头、刷牙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家属在此过程中要多协助患者,帮助他们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5中医中药针灸治疗
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表明,中药对于脑出血后的治疗也很有效果。中药可以防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加快脑组织损伤修复和改善神经机能等。
针灸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可以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所以,合理利用中医疗法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有很好的作用。
6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可以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和血氧分压,增加脑组织毛细血管弥散距离,改善脑组织供养,降低脑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功能,促进意识、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高压氧治疗
7心理护理
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过程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急躁、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疾病带来的后遗症,理解康复治疗的意义,积极并且坚持进行康复治疗。
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有焦点式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等。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是神经专科治疗的延续,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康复治疗的介入可使受损的脑功能肌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恢复,并且可以减少脑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
经过康复工作者的不断实践,逐步认识到康复必须与治疗同时进行,必须把握康复治疗的时机,遵循规范的康复治疗模式,以促进患者更大程度地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少走弯路,脑出血后遗症的这些治疗方
- 下一篇文章: 黄勇华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