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全球范围内约有0.7%的活产儿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是先天性感染源性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首要病因。然而,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胎儿期或出生时进行系统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筛查。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此病毒先天性感染相关知识的匮乏:流行病学数据的不确定,母亲感染诊断的困难重重,产前有效预测预后指标的缺失,疫苗研究的失败和治疗方法方面数据稀少。
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间,关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管理的新数据不断涌现,包括可靠的流行病学数据,母体CMV感染准确诊断的依据,联合胎儿影像学和实验室数据预测胎儿预后的可行性。另外有证据显示缬昔洛韦治疗受感染胎儿母亲是可行、安全的,并且可能有效。
胎儿CMV感染的流行病学
?
先天性CMV(cCM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0.7%/活婴。然而,出生时的发病率根据孕期CMV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在母亲血清病毒检出率较高(95%)的国家,比如大部分非洲和亚洲国家,婴儿的发病率是最高的(1%)。在母亲血清病毒检出率较低(约50%)的国家,比如大部分欧洲国家,婴儿的发病率是最低的,在0.4%左右。这反映了cCMV发生在母亲二次感染后。实际上,胎儿感染可能发生在孕期母亲初次感染后,也可能发生在孕前已经对CMV有免疫的母亲二次感染后。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后的比例依赖于孕妇血清的检出率。在高度血清免疫人群,几乎所有的胎儿感染都跟母亲二次感染有关。在CMV血清检出率居中的国家(约70%),比如美国,1/4的先天性感染跟母亲初次感染有关,3/4跟母亲二次感染有关。在母体血清检出率低的国家(约50%),比如大部分欧洲国家,两者比例相当。
在一个基于15个研究,筛查了,个婴儿的meta分析中,出生时有CMV特异性症状的感染儿童比例为12.7%,伴有永久后遗症的有症状儿童比例为40-58%,出生时无症状后来发生永久性后遗症的儿童比例估计为13.5%。在大部分研究中,有症状的新生儿的定义为有临床或者实验室异常的新生儿(瘀斑,小头畸形,肝脾肿大,胎儿生长受限(FGR),脉络膜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症,肝炎和听力丧失)。在较老的研究中,听力在出生时没有检查,此项标准不包括在有症状新生儿的定义内。第一个研究报告指出:在出生时症状严重并遗留长期后遗症的受感染新生儿在母亲初次感染的新生儿中更常见。然而,早期研究的结果受到了近期同一研究小组和其他研究者发表的纵向研究的一些数据的挑战,提示母亲二次感染导致的胎儿发病率实际上跟母亲初次感染一样高。在一个个新生儿的系列研究中(个发生于母亲初次感染,个发生于母亲二次感染),两组中有症状的新生儿比例均为11%,听力丧失的比例均为10%。在另一个长期随访研究中,非初次感染占据了先天性CMV感染儿童疾病的大部分:一半的中-重度结局不良儿童为非初次感染母亲所生。
母亲二次感染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并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内源性病毒珠的重新激活或者新病毒的再感染,两种机制在二次感染中的相对比重并不清楚。CMV基因的高度变异性,不同病毒株核苷酸水平的变异度为4.7%,解释了再感染的可能性。孕妇再感染可能的间接证据来自于分娩了受感染新生儿的血清阳性的妇女在怀孕前和怀孕后获取的血清样本中可检测到新的CMV特异性抗体。
母体感染的诊断?
孕期CMV初次感染的诊断根据血清转换中记录到孕妇血清中CMV特异性IgG阳性,而怀孕之前的血清样本IgG检测阴性。然而,在没有筛查和前瞻性监测的情况下诊断血清转换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没有血清转换的情况下,根据临床经验,推荐的最佳诊断CMV初次感染方法为进行特异性IgM和IgG的血清学检测。极少数情况下,CMV-IgM抗体持续很短时间,IgM反应很短暂,即便是近期初次感染也很难检测到。然而,大部分初次感染IgM抗体达到中-高水平,并持续数周,采用标准的商业试剂盒不大可能漏检。因此,IgM试验筛查近期初次感染的敏感性还是很高的。IgM筛查的主要问题是特异性低。以下多种情况CMVIgM检测并不与近期初次感染有关,比如1)个别病例特异性IgM的检出可持续数月,2)其他病毒感染或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刺激有关的IgM交叉相关性,3)病毒再活化时的IgM水平升高。因此IgM试验阳性结果的解读需要非常谨慎,目前可进行IgG亲和力试验以区分感染发生在此次妊娠中还是妊娠前。CMVIgG亲和力试验是一个已经被证实、有价值的诊断妊娠期CMV初次感染的实验室方法。此试验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发现:CMV特异性低亲和力IgG在感染的第一个月产生,母体IgG与CMV抗原的亲和力随时间增加,远期的感染可检测到高亲和力IgG。亲和指数表示在使用变性剂治疗后仍然和CMV抗原结合的IgG百分比。根据亲和力指数将商业亲和力试剂分为三类:低亲和力表示三个月内的近期初次感染,高亲和力则排除了三个月内的初次感染,中度亲和力不能区分近期或远期感染。较早的研究报告商业亲和力试剂间一致性较低,新一代的CMV亲和力试剂已有更好的标准化。不同的评估亲和力结果相关的病毒传播率的研究显示,约30%CMVIgG低亲和力值的妇女传播CMV给他们的后代;与之相对的是,早孕期CMVIgG高亲和力的妇女没有一个传播CMV给他们的后代,中度亲和力的妇女发生宫内传播的概率较低,在5%左右。这些发现对于产前咨询有着重要的意义:1)早孕期CMVIgG高亲和力的妇女分娩受感染婴儿的风险是很低的,没有必要进行有创性检查去确定胎儿感染,2)早孕期CMVIgG低亲和力的妇女则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检查评估胎儿感染状态。
一个研究报告称初次感染的孕妇学中检出CMVDNA显著增加胎儿感染的风险,病毒血症联合亲和力值可计算胎儿传播的额外风险。这些发现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并根据实验室试验(母血和尿液中IgG水平,IgM水平,IgG亲和力和CMVPCR)设计更精确的模型来预测哪些妊娠会导致胎儿感染。
目前没有实验室血清学或病毒学方法可诊断母体二次感染。
胎儿感染的诊断
胎儿CMV感染的诊断包括妊娠CMV初次感染和相应的胎儿超声征象。
从年初期的一系列研究的发表起,PCR法测定羊水中病毒DNA被认为是诊断胎儿感染的参考方法。尽管羊水中病毒分离培养具有绝对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PCR差,已不作为参考。早期一些传统PCR,如巢式PCR的研究报道了一些假阳性病例,曾让人质疑羊水中CMVPCR的特异性。这些假阳性病例可由当时实验室的污染来解释。如今新一代的自动化实时PCR已成功克服了污染的风险,并达到了产前PCR诊断CMV感染准绝对特异性的高度。若羊膜腔穿刺的时机合适,CMVPCR的敏感性也很好。母体初次感染后,CMV分泌到胎儿尿液中大概需要6-8周的时间,必须了解这个时间间隔,以避免产前诊断假阴性。羊膜腔穿刺须在胎儿排尿建立之后,因此不能在20周之前。根据报道,羊水取样条件最佳时,羊水PCR产前诊断的敏感性在90-95%。5-10%的假阴性病例(产前诊断阴性,出生婴儿受感染)可能是晚于母体初次感染6-8周,后期经过胎盘途径传播的。在一个近期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中,长期随访至2岁,对比了羊膜腔穿刺假阴性(研究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婴儿。研究组后遗症0%(0/46),对照组则为14%(13/91)。假阴性组结局良好的原因可能为:1)病毒的晚期传播,妊娠更晚期的胎儿感染结局可能好于早孕期感染,2)母体成熟的免疫系统的保护,虽不能阻止胎儿感染,却能阻止胎儿患病。
- 上一篇文章: 我院多科专家共同会诊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挑
- 下一篇文章: 小儿脑瘫患者的曙光之石学敏院士醒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