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同时形成血栓需警惕存在反常栓子

医院血管外科Liu博士等报道了一例反常栓子的病例,想知道具体内容及诊治经过吗?来跟随普外君一块解读这篇发表在JournalofVascularSurgery杂志上的文章吧。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7岁,因眩晕、恶心、左下肢无力、气短(休息时不缓解)12医院急诊科。

患者存在韦格纳肉芽肿病(肉芽肿性血管炎)、膀胱移行细胞癌、高血压、静脉血栓等疾病病史。

5年前患者首次发生肺栓塞,接受了长达12个月疗程的系统性抗凝治疗。之后进行了高凝综合征的风险评估,但未发现异常。

2个月前患者刚接受完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原位膀胱再造术。

体检发现该患者的头部运动会引发眼球震颤。患者有明显的辨距不良;语音模糊,但语句完整;未出现面瘫。左下肢皮肤苍白,膝盖以下无知觉。轻微跖屈,左足麻痹,左腿未触及脉搏。右下肢的神经血管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头颅CT显示急性右侧脑梗塞(图1),胸部CT血管造影显示双侧肺栓塞(图2),腹部和盆腔CT显示左股动脉发生急性梗塞。

图1右侧脑梗塞

图2双侧肺栓塞

初步诊断:脑卒中、肺栓塞、左下肢严重缺血。

治疗情况

患者立刻送入急诊手术室接受左股动脉栓子切除术,从中取出长约9cm的血凝块(图3)。在处理完肺栓塞后,术者对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对肺栓塞有预防作用)。

图3从左股动脉取出的血凝块

术后管理

为及早发现下肢骨筋膜室综合症的症状及体征,患者术后第一个24时在ICU内密切监护,幸运的是患者未出现该并发症。

术后管理的又一大挑战是处理脑卒中。由于第四脑室空间狭小且靠近脑梗塞的部位,即使是很少量的出血性改变也可能堵塞脑室,导致脑水肿。因此,为避免脑梗塞出血性转化以及脑水肿的风险,依照神经外科的建议,患者术后第一个48小时内暂不给予肝素抗凝治疗,而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由于动脉和静脉(术后右下肢腘窝诊断出深静脉血栓形成)均存在血栓,故患者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卵圆孔未闭(可导致心房的血液右向左分流,出现反常栓子栓塞)。

住院期间,患者接受联合华法林和依诺肝素的抗凝治疗。在凝血酶原国际标准比值达2.5、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后,患者于术后5天顺利出院。

由于这是患者第二次出现血栓栓塞事件(高凝体质),医生决定对其实施终生服用华法林的治疗方案。同时,下腔静脉滤器保留在患者体内。

知识点

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较高使得卵圆孔闭合。但如果肺动脉高压(如肺栓塞)引起右心房压力上升,卵圆孔就可能开放;这时,血栓便可从右心房通过卵圆孔到达左心房。这种在静脉循环中出现并栓塞于体循环的血栓,称为反常栓子。

对于怀疑存在反常栓子的患者,医生应采用多普勒超声查看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CT或MRI查看颅脑和胸腹栓塞情况;CT血管造影明确血栓栓塞部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查看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而手术取栓加抗凝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由丁香园学术编辑熊涵楚编译

编辑:程培训

乳腺癌怎样诊治更规范?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jbzl/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