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个日夜,10厘米厚的病历7个月早
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王培霖太原报道8月22日,记者从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接诊的7个月早产儿“希望”身体评估和临床化验指标都已达到出院标准,医院的“抢救”,回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5月18日凌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到产房通知,一名怀孕26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后的产妇即将生产,请求会诊支援。接到通知后,新生儿科立即开启抢救绿色通道,由高年资医护人员组建诊疗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救治预案。预热暖箱、呼吸机就位、准备脐动静脉置管包……一切就绪。
2点17分孩子出生,但孩子反应差,自主呼吸微弱,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容不得有半刻的迟疑,新生儿科及产科医护人员立刻对孩子进行了有效复苏,在气管插管气囊正压人工通气下,立刻将孩子转入新生儿科。
为了使孩子得到最有效的救治,科室集合了优质医疗资源,将孩子入住“长颈鹿”暖箱保暖,利用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实时监测体温、血压、血气、血氧、血糖等生命体征,按需吸痰、完善相关化验及辅助检查。立即给予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脐静脉置管供静脉营养支持等。
“希望”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这个新生命的爱称,因为他代表着孩子父母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希望。
“希望”初步抢救成功,全科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希望”还需要经过更专业的治疗才可以彻底脱离危险。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的病情出现多次反复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很快,由于“希望”有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脐部出现淤斑,脐静脉管不得不拔除,凝血功能逐渐正常后,医护人员进行PICC置管,但因“毛霉菌”侵袭只能拔出PICC置管。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中心静脉营养的路“堵死”了,只能靠外周静脉留置针来保证静脉营养的供给,可是“希望”外周可用的血管太少了,护理人员每次扎留置针都如同“绣花”……之后便是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重症感染、肺出血、肺部真菌感染,使“希望”不得不用高浓度氧才能维持氧合,加之其先天肺发育不成熟,可怕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又雪上加霜,还有撤机困难,心功能不良,血小板减少,贫血接踵而至。为了帮助“希望”度过这道难关,新生儿医疗团队为他制定了每日的诊疗计划,并根据他的病情开展病例讨论。每天精确记录出入量及体重变化,从而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的营养支持量用药量,且不断评估、修正治疗方案,实时做出精细调整。面对如此脆弱的生命,护理团队对呼吸道管理,暖箱温湿度的把控,以及皮肤、口腔、脐部等任何一项护理操作都慎之又慎。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希望”终于可以利用无创呼吸机维持生命,但其患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风险极大,眼底筛查结果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当未成熟儿眼底结果出现时,大家欢呼雀跃为“希望”祝贺。适时通过床旁头颅超声对脑室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动态监测,及时床旁X光检查,完善听力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同时中医理疗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多学科协作都在为“希望”的治疗和日后的康复保驾护航!但是,不能撤机成为“希望”自然生存的最大障碍,科室决定为他开启绿色通道——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即让“希望”的母亲,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希望”直立式地贴在母亲的胸口,提供他所需的温暖及安全感。袋鼠式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稳定早产宝宝的生理状况,减少宝宝哭泣,延长睡眠时间。妈妈和宝宝间皮肤对皮肤的接触,还能降低妈妈的焦虑情绪,增强母婴情感互动。袋鼠式护理,不仅可以让早产宝宝更加健康活泼,降低感染的概率,带给宝宝十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对宝宝将来的性格塑造也大的帮助。在妈妈一周两次的亲自陪伴下,“希望”的生命力也变得越来越顽强,撤掉了呼吸机,低流量间断吸氧能够正常呼吸——这应该就是母爱带来的希望吧!母亲关切的眼神和孩子安稳的睡容,更坚定了全科室拼尽全力创造生命奇迹的决心!每周两次的特殊探视时间里,医护人员认真为母亲普及早产儿日常护理知识,让其学习自己换尿布,喂奶,正确抱孩子的姿势等,为“希望”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做准备!被妈妈抱着时,“希望”的眼睛会显得格外明亮,并盯着妈妈的脸看个不停,让我们不禁感叹血缘亲情的神奇!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一路披荆斩棘,“希望”终于一步步好转了起来。呼吸支持治疗由有创到无创,再到鼻导管吸氧;吸氧参数由高浓度高流量到低浓度低流量,再到间断吸氧;吃奶量从每次0.5ml到1ml,直到出院时的55ml;喂养方式由鼻饲到先经口后余量鼻饲,再到完全经口喂养;体重由g到g……94个日夜,“希望”的病情跌宕起伏,医护人员的心情也随之喜忧参半。将近十厘米厚的病历,包括多页重症记录,70多页病程记录,多条长期医嘱,条临时医嘱……记录了这个新生命三个月来的坎坷经历,也见证了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和付出!当“希望”每次经口自行吃奶50ml,体重达到g,身体评估和临床化验指标都已达到出院标准,但仍需一定压力的空气吸入才能保持氧合。经科室研究决定,建议家长购买一台家庭制氧机,由科室提供心电监护,让“希望”出院回家后继续氧疗恢复,其主管医生将定期- 上一篇文章: ACOG委员会意见出生后脐带钳夹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