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专家

外科治疗

目前,证实外科治疗是iNPH的有效治疗措施,以各种分流手术尤其是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最多见,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

1.适应证:一旦诊断为iNPH,经充分评估符合临床诊断,可尽早手术治疗。

2.禁忌证: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能临床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颅内感染、分流通道有感染灶、腹腔感染等。

3.手术方式:外科治疗iNPH的手术方式与其他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无根本差别,主要包括:VPS、脑室心房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等。以VPS为主要术式。分流术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1)VPS:此手术方式的技术较成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目前是iNPH的主要治疗方法。①分流装置选择:分流装置主要包括可调压阀门、定压阀门、流量调节阀门、抗重力装置、抗虹吸装置,条件容许情况下推荐可调压分流系统,其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体外调压,避免了再次手术。抗重力阀门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降低过度分流发生的概率,可能更适合体位经常变动的患者,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简单牢靠的定压阀门也是选择。②分流阀压力调整目标:根据分流手术前的腰穿压力基础数据,建议术后首次调整压力循序渐进,不宜过低,以初始压力下调10~30mmH2O为宜,后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等进行动态调节,以达到个体化治疗之目的。

(2)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有研究表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iNPH患者有明确疗效,相对安全,针对患者或家属不愿意经颅手术的情况,可作为VP分流术的替代治疗,但缺乏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支持。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且不进行颅内侵入性操作,有较低的感染风险,但其分流效果不稳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包括:分流管梗阻、腿痛,有腰椎疾病的老年患者高发,故不推荐用于患有腰椎僵直或腰骶部有压疮的患者。腰大池腹腔分流的术后管理极其重要,要调整适合的压力,防止过度分流的发生,尤其是体位变动较大的患者。

(3)其他分流方法: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静脉窦分流术、脑室胸腔分流等目前在iNPH患者中应用较少;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为梗阻性脑积水的主要术式,目前较少用于iNPH的治疗,部分学者认为其可用于治疗iNPH,但缺乏大型临床研究的支持。

4.疗效评估:包括主观评估与客观评估双重评价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1、3个月及半年要及时评估步态、认知功能、情绪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尿便功能以及影像变化。之后如果没有症状变化可以每年定期复查评估。有症状变化时随时就诊,及时评估是否需要调压。

本共识建议针对临床三联症进行具体量化评估,评估的方法建议同术前评估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实现疗效分析的客观及标准化。

5.术后并发症:包括:

(1)感染相关并发症: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穿刺道感染、腹腔感染甚至脓毒血症等;

(2)分流系统相关并发症:分流不足或分流过度,分流管堵塞、断裂、脱出等;

(3)肠粘连梗阻、肠穿孔、膀胱损伤、腹腔假性囊肿、心脏或心包损伤等胸腹腔并发症等;

(4)其他并发症:颅内出血、硬膜下出血或积液、颅内静脉血栓、癫痫等。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具体的干预及治疗,本共识不再赘述。我国的iNPH研究刚刚起步,随着更多神经科学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xfl/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