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该检查些啥
许多患者在患脑卒中后会发现,进行了很多检查,比如抽血、拍片子,但是做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您知道吗?这一期内容,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
1.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脑部CT)
颅脑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用电脑分析加强的断层X线扫描,它的基本原理是X线,是一种检查方便,迅速安全,无创伤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在脑血管病中,可以用于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烟雾病等的检查。
CT可以说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用的检查,不过其对于超早期缺血性病变或皮质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特别是后颅窝的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
对于脑出血,头颅CT扫描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准确、清楚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2.脑部磁共振成像(脑部MRI)
脑部核磁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对软组织看得更清楚。
标准的MRI序列对于发病几小时的脑梗死不敏感,可以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早期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以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梗死灶。
对于急性脑出血来说,CT对于脑出血的诊断优于MRI,但是MRI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显示血肿的演变过程,能够对于一些脑出血的病因进行鉴别。
3.超声
(1)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是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由于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的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是发现颅内大血管狭窄的重要手段。
(2)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彩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并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及定位,还能对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
特别是可检测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使患者得到及时预防和治疗,有助于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是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避免了胸壁、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故可显示出清晰的图像,提高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也便于进行心脏手术中的超声监测与评价。
3.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选进所要显示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
DSA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
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
4.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即进行腰穿检查。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者蛛网膜下腔时,腰穿可见血性的脑脊液,在没有条件或者不能进行CT扫描时,可以进行腰穿检查协助诊断脑出血,但阳性率较低。
作者:刘芹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怎样治疗白癜风呢白癜风能否彻底治愈- 上一篇文章: 聊城脑科医院一护士为手术病娃喂奶被赞爱
- 下一篇文章: 资格证揭秘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