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以刀为笔,书写生命神奇
王章勇,年于衡阳医学院(现南华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年晋升为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我院神经外科主任,系湖南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成员,全国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张家界区考官。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我的修炼还远远不够。”采访神经外科主任王章勇时,他谦虚的做了开场白。
技术精湛,危重病例显身手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是全身的各种功能的总指挥部,神经外科的病人病情急而重,而且发展很快,一旦出现问题,常常危及生命。这就给我们的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江垭的卓女士今年52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入院时已经昏迷不醒,双侧瞳孔散大,血压高达/mmHg,呼吸衰竭。CT下显示颅内出血已经破入脑室形成血肿,整个脑室被凝结的血肿占满,人体的呼吸和循环中枢——脑干严重受压,这是临床所见后果非常严重的状况,短时间里就可能危及生命。做好相关准备后,王主任立即在显微镜下为他做了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多次清洗引流,控制并发症,病情渐渐好转,术后20天撤离呼吸机,并逐步恢复意识。出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言语功能基本恢复,计算力、理解力均正常。这例病人的成功救治,不仅病人的亲属啧啧称赞,还得到了同道的由衷佩服。
据王主任介绍,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等特点,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象卓女士这样的病例医学上称为脑室出血伴脑室铸型,保守治疗死亡率是%。以前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手术,颅内使用的抗凝溶血药物只能到达侧脑室,第三、第四脑室及其毗邻脑干等生命中枢因位置较深,常常不能彻底清除血肿而影响治疗效果。而在显微镜下的操作就大不一样了,医生可以精确的控制出血点,清除血凝块,迅速解除压迫症状,为下一步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王主任谦虚的说,这个病例得益于手术显微镜的熟练运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力透纸背。我知道,没有过硬的专业修养,再先进的仪器也只是一堆废铁。
复杂严重的外伤病人的抢救更能体现王主任所在医院的实力,省人大代表王云芳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年9月,王云芳在高速路上遭遇车祸,车辆变形,现场抢救人员花了1个多小时切割汽车才将其救出。入院时已奄奄一息,初步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多处出血、颅骨多处骨折、肺挫伤、心脏挫伤、腹内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双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象这样多脏器严重复合伤,医院其抢救成功率都非常渺茫。我院立即成立了以神经外科为主,胸外、普外、骨外、内分泌、心内科、麻醉科、五官科多科配合的抢救小组对患者进行救治,首要任务是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抗休克,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经过长达3天的坚守,王云芳脱离险境,病情稳定后对其行双膝粉碎性骨折开放复位术。出院时颅内血肿已经吸收,意识清醒,肺部挫伤痊愈,能拄拐行走。王章勇因此受到县市省三级政府的高度赞誉。
王主任介绍,为适应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要求,我院去年成立了神经外科ICU,对患者进行“全天候”的严密监护,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慈利县是本地区的人口大县,该科的收治病例相对也比较多,在危重病例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值得称道的是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护士们,高科技的仪器使用、数据监测她们游刃有余,病人日常护理也做得得心应手,还得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的饮食、沐浴甚至大小便,不仅业务精良、还能吃苦耐劳。先进的设备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使王主任如虎添翼,他自豪的说:“医院的神经外科里,我们是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科学管理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技独秀不是春。问及王主任如何打造出他引以自豪的团队时,他非常简洁的总结:“没有捷径,严格规范和不断学习。”
“三级医生查房、分级管理、疑难病例讨论、术前病例讨论都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规范。我们科是实实在在的去做的。这样做可以规范医生的行为,防范医疗风险,尤其对年轻医生的成长有好处。”他深有体会的说。他要求科里的医生坚持早晚查房,对于危重病人及新病人他自己每天必看。在他的带领下,医生成长得特别快,年成立的科室,已经形成了二位副高、5位中级、2位初级职称的人才梯队,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干将。
垂体瘤是颅底肿瘤的一种,颅底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大型手术。而且,垂体瘤术后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尿崩症、蝶窦炎、水电解质紊乱、视力障碍加重、脑血管神经损伤等。年3月,王章勇带领黄俊、蒋浩二位医生成功为我县龙潭河镇潘坪村64岁郑先生完成“垂体瘤”摘除术,手术顺利,全切肿瘤,术后无并发症。在这之后,该科又收治了一位患同样疾病的韦女士,手术后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医院已属不易,医院中更是寥若星辰。
作为医生,学习是一生的课题,神经外科每个月至少组织三至四次学习,王主任要求全科人员必须参加。内容除了介绍外出学习的新技术、新观点外,还包括本科一些工作体会。死亡病例讨论当然是重中这重,在讨论中互相探讨、查找问题、杜绝隐患,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在科学严谨的医学界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室的会议上,他不止一次的这样说。他所在的团队正在着手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及《亚低温治疗脑外伤》等科研项目。显微外科技术已经进入该科非常成熟的阶段,以往被视为手术禁区的颅脑深部病变切除已经成为可能。以后要借助影像学、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技术,向功能性疾病的诊治和介入治疗发展。以微创的方式解决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复杂肿瘤的治疗等。他鼓励年轻医生要学有专长,在亚专业的发展上未雨绸缪,为科室的发展壮大及分科做准备。
德艺双馨心系病人传佳话
神经外科具有急诊病人多、病情重、医疗手术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而且病人多伴有意识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是最容易出现医疗纠纷的一个科室,任何细枝末节都不能忽视。根据本专业特色,王主任制定了系统的谈话程序和内容,将沟通谈话制度提高到与治疗原则并重的地位。在王主任看来,每一位病人的背后是一个家,神经外科病人多为重症患者,因病致贫不说,残疾、死亡如影随形,往往一个家庭就因一个病人其生活轨迹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要求每位医务人员都要从病人的病痛出发,从家属的感受出发,换位思考。向家属讲清疾病的发展演变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提供必要的治疗选择,并且反复强调。每天的早晚查房是他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的好时机,问问病情,拉拉家常,了解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竭尽所能的为病人服务。他强调: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时时刻刻要将“仁”字放在心中。
建科之初,科室里连他在内仅有3位医生,另2位都为刚拿执照的年轻医生,少不得他费心费神,查房、手术、值班样样身体力行。冬春季节是神外疾病的高发期。年春节前一个星期里他做了20多台手术,每天睡眠时间平均不足3小时,最长连续工作48小时。年5月8日,他接到电话来院抢救病人,在途中出了车祸,腰椎骨折、脑震荡。当时神经外科才建立半年,工作根本离不开他,他决定就在自己科室住院,这样他可以躺在床上阅片、检查医嘱、修改病历、指导工作。去年,他打球时左侧手腕骨折,石膏固定了4个月,他依然没有停止过工作。他庆幸的说,这比躺在床上要好得多,我只是不能亲自上台手术,但我可以去手术室观摩指导,可以查房、和病人面对面交流。
同事们都说他是个工作狂,他说,于我,休息换来的是片刻的轻松,而对于病人来说,也许是终生的遗憾和家庭的破碎。这样的休息我能心安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在病人和同仁们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称他是敢于探索生命禁区的勇者。十几年来,他以刀为笔,挥洒自如,方尺寸间书写出无数个神奇的故事。他所在的科室是县级重点专科,先后多次评为省、市级巾帼文明岗,他多次获得市、县级科技进步奖,获得张家界十佳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荣誉称号。但是,在王章勇看来,他最引以自豪的称谓是——王医生。
文字:卓碧霞
微编:卓新卓敏
审核:朱明新
图片:卓新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鐥呮渶濂界殑鍖婚櫌鍖椾含閭d釜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濂?- 上一篇文章: 中国医药导报封面人物陈国强打造北
- 下一篇文章: 沃土佳如何分清脑出血nbsp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