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便血时,应该看医生吗

不少人会在排便时发现大便表面有少量鲜红色血液,或是排便结束擦拭时发现厕纸上有血迹,有时候还可出现排便过程或排便后鲜血滴出或喷出,将马桶里的水染红。还有一种经常遇到的情形是,排便虽无异常,但例行的体检报告上显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以上这些情况被称为“便血”或“直肠出血”。

很多人在出现“便血”后不以为意,并将其原因简单解释为“上火”。但事实上,引起这种便血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大多时候便血仅意味着一些良性疾病(比如痔疮、肛裂),但少数情况下,便血是由一些可能危及生命或可能发展为危及生命的疾病引起的(比如结肠癌、结肠息肉)。因此,一旦出现便血或在体检时查出粪便隐血阳性(极微量出血即可检测到),应尽快就医,请医生判断病因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处理。

引起便血的原因

任何血液从肛门排出的现象都称为便血,出血常常是鲜红色的,偶尔也可以是暗红色或黑褐色。暗红色血便或含血凝块的便血往往提示出血部位在较近端的结肠或以上。

?常见原因包括:

肛裂

痔疮

便秘(用力排便)

坚硬大便

?相对少见的原因包括:

肛门、直肠、结肠癌

血管发育不良

结肠息肉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憩室炎

伪膜性肠炎

腹泻

直肠炎

放射性肠炎

孤立直肠溃疡综合征

结肠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比如胃出血,常出现黑色柏油样大便,这种情况不在我们此次讨论范围。

何时应该就诊?

虽然痔疮是造成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但是,除非经过医生评估,否则您不应该将原因假设为痔疮。由于便血可能由危及生命或可能发展为危及生命的疾病引起,所以,一旦出现便血的情况,建议积极就诊。

?需要预约看诊的情形包括:

初次发生便血或以往曾经出现但从未就诊过;

便血持续时间超过1-2日;

出血量令人担忧。

?便血在大多数情况下失血量不大,但也有失血量极大甚至休克的情况。出现以下情形需拨打“”急救

出现浅而快的呼吸;

站立时出现头晕;

晕倒或晕厥;

视线模糊;

意识不清;

恶心;

发冷、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尿量明显减少。

?以下情形需在家人陪同下到急诊就医:

持续、大量的便血;

伴随严重腹痛或腹部痉挛。

可能需要的检查

医生会根据症状、年龄、家族史等来决定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可能会进行的检查包括:

直肠指检:医生通过观察肛门外观,用手指感觉肛门及直肠下段的内部情况判断有无痔疮及肛裂。

肛门镜:医生在诊室或检查室将一根带光源的细管伸入肛门,可以看见肛门及下段直肠内部的情况。

结肠镜:在进行肠道清洁(服用泻药)后,医生将一根细长、前端附有摄像头及光源的软管插入肛门,再慢慢推进插入大肠,查看整个结肠及末段小肠内部。检查时,医生还可以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帮助诊断。

可能需要的治疗

便血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因。

大多数痔疮或肛裂引起的便血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充分饮水,保持大便柔软,避免用力排便,温水坐浴。

反复便血的痔疮、肛裂患者,有时需要局部使用栓剂或药膏;伴随便秘者,有时需要短期服用缓泻剂软化大便;少数病情严重者还需要手术治疗。

癌症引起的便血需要根据病情分期,接受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结肠息肉,根据大小及形态,可进行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

在线咨询高燕医生







































治疗白癜风时间
治疗白癜风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xfl/1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