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乙肝疫苗第二天脑出血,谁担责
案情讲述女婴化名为晶晶,晶晶妈妈产检一切正常,晶晶出生后身体健康的度过了41天,第42天在社区防疫站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二针,傍晚时分晶晶体温发热至37.5°,很少吃喝并且持续昏睡,第二天清晨吐带有黄色液体的奶,随后大哭,经妈妈安抚不哭了,但没有精神……晶晶妈妈去卫生防疫站询问,答复是正常,嘱咐多喝水。晶晶妈妈回家后照办,可是不见晶晶好起来,越加焦急,再次询问保健站,被告知“医院”……医院检查,结论说上呼吸道感染,开了药也没敢吃,因为听说疫苗后不能乱吃药。晶晶体温持续升高,家长不知如何是好,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晶晶突然挣扎,抱起来发现眼睛斜视,于是家长立即将晶晶带到儿研所,当晚儿研所急诊抢救室观察一晚,当时医生开了好多检查单,晶晶妈妈很是不解,好好的孩子为什么要查脑CT、腰穿……经诊断为“颅内出血”。由于儿研所没有神经外科,医院。晶晶脱离了生命危险,半个月的保守治疗发现晶晶脑积水,于是做了脑积水的手术,25天后病情稳定出院,医院抽脑积液,抽了十多次见好,两年的稳定情况后,一天睡醒后没有任何表情、直视前方、不理会家人的呼叫,随后大小便失禁、抽搐……经抢救好转,诊断为继发性癫痫、脑积水、脑软化。医院确诊为脑出血的后遗症。已倾家荡产,但晶晶时不时的就发作,整个家庭陷入阴霾。本案结论调查诊断结论为乙肝疫苗后所患疾病的临床诊断为自发脑室内出血,脑积水,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维权路径当家长怀疑疫苗问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首先应当先向卫生防疫站反映情况,申请调查诊断,防疫站会报告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为“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开展相关调查、搜集资料,启动区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下达《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书》。此诊断书属于前置程序。当事人自接收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60日内可向接种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对设区的市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申请再鉴定。案外音一类疫苗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所以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国家赔偿,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生产企业赔偿。本案患儿脑血管存在问题,注射疫苗害怕哭闹所致血管裂开出现颅内出血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名词解释疫苗Vaccine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特异免疫力的生物制品。预防接种Immunization或Vaccination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接种安全性ImmunizationSafety或VaccinationSafety通过制定正确使用疫苗的公共卫生规范和策略,最大限度减小因注射传播疾病的风险和保证疫苗效果。即从疫苗规范生产到正确使用的一系列过程,通常包括注射安全性与疫苗安全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Serious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永久或显著的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全身化脓性感染等。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Cluster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同种疫苗受种者中,发生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非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明显增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FollowingImmunization或VaccineReactionFollowingImmunization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CommonAdverseReaction或CommonVaccineReaction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异常反应RareAdverseReaction或RareVaccineReaction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异常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相对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因素有关。严重异常反应SeriousRareAdverseReaction或SeriousRareVaccineReaction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诊断为异常反应者。可能的严重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疫苗质量事故VaccineQualityEvent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疫苗质量不合格是指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接种事故ProgramError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偶合症CoincidentalEvent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心因性反应PsychogenicReaction或InjectionReaction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心因性反应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Surveillanceof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有计划、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发送、反馈给相关机构和人员,用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Event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作者简介:倪珍珍,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现为平合医患中心执行理事,京翰律师事务所律师。感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白癜风的方法
- 上一篇文章: 嗨医声两岁半的孩子脑内长了个鹅蛋大的
- 下一篇文章: 胎盘病理与新生儿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