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治疗分享

患者病情摘要:

患者刘**,男,45岁,以“突发意识模糊伴呕吐1小时。”于-07-06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偏斜。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右侧肢体肌力II级,肌张力减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右侧巴氏征阳性。

入院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量约27ml

入院后给予营养脑细胞、补液、止血、减轻脑水肿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嗜睡,言语不清晰,右侧上肢肌力I级,右下肢肌力IV级。第6日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意识模糊,失语,右上肢肌力I级,右下肢肌力II级,肌张力减退。行头颅CT显示:血肿密度减轻,周围低密度水肿带较重,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较重,中线明显移位。给予加大脱水、减轻脑水肿药物应用,甘露醇ml

q12h

快速静滴。甘油果糖注射液ml

q12h

静滴。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脑部循环。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减轻,复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明显变淡,但周围水肿明显加重,中线移位超过1cm。同侧侧裂、脑沟、脑回显示不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特点,目前症状、体征,及查体,通过查找文献,考虑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诊断要点:1.多发生在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2.出血量多小于35ml。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占位效应较轻。3.经脱水及相关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但于病后6-14d再次出现高颅压,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加重。4.头颅CT见原出血的高密度影明显缩小。但周围出现大范围的低密度或者混杂密度血肿影,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5.MR检查可见血肿周边有环状高信号,中心可见等或者略高信号。6.保守治疗较差。张力性血肿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在血肿吸收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血肿周围形成了类膜样结构,限制了液化血肿的吸收。导致血肿腔内胶体渗透压较高,使周围脑组织的液体血肿腔内,使血肿逐渐增大,病情也逐渐加重。根据患者情况,于急诊在喉罩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经左侧额部立体定向软通道置入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术中给予抽出褐色血及血凝块20ml。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显示:脑组织受压现象较前减轻,周围低密度影较前减轻,中线偏移较前减轻,左侧侧裂、脑沟、脑回有所显现。病人意识情况较前明显好转,嗜睡,右侧上肢肌力II级,右下肢肌力III级,引流管放置2天后拔除,给与减轻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药物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周复查头颅CT显示:周围水肿较前减轻,左侧脑室受压症状减轻,中线基本居中。术后1周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右上肢肌力II级,右下肢肌力IV级,肌张力减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现正在给予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术后1月复查CT提示如下:

经过近40天各项积极治疗。目前患者情况如下:

患者与刘超刘主任合影

科室—

科室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gal/1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