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后颅窝占位,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No.1
髓母细胞瘤
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30-40%。40%5岁,75%10岁。儿童2/3位于小脑蚓部。①50%肿瘤影像表现典型,CT呈密度均匀的等高密度肿块、有时内可见小坏死灶。DWI高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95%梗阻性脑积水。②部位不典型:可向桥小脑角生长。密度不典型:15-20%可伴钙化、囊变坏死可达50%左右或几乎全部囊性(囊性髓母细胞瘤)。CASE1
髓母细胞瘤,8岁,女孩。小脑蚓部肿块,呈实性伴内部多发小囊变/坏死,DWI高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No.2
小脑星形细胞瘤
儿童颅后窝肿瘤中仅次于髓母。病理类型包括毛细胞星形细胞瘤(0-9岁)、弥漫性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20岁)、胶质母(任何年龄)。主要是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小脑蚓部并向一侧半球生长。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有2种典型影像特征:①囊性伴壁结节、②实质性肿瘤伴或不伴小囊。钙化少见、瘤周水肿轻。可伴梗阻性脑积水。CT低密度、DWI信号不高为特点。CASE1
男,5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头痛伴呕吐8月余,进行性加重1月。小脑蚓部肿块,囊性伴壁结节典型表现。DWI信号不高。
CASE2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女,10岁。实性为主伴小囊变。注意DWI信号不高。
No.3
室管膜瘤
占儿童后颅窝肿瘤的8-15%。1-5岁多见。50%肿瘤内见钙化(沙粒状钙化为典型征象)、瘤周水肿少见。肿瘤较小时后方见脑脊液腔隙易于诊断。较大时形态不规则、塑形钻孔生长。可向后进入枕大池、部分延伸至颈部椎管内颈髓后方,若肿瘤向桥小脑角延伸有助诊断。CT等密度为主,DWI信号不高。间变性室管膜瘤囊变坏死出血多见、明显不均匀强化,DWI可呈高信号(此时需结合其他特征与髓母鉴别)。CASE1
室管膜瘤,男,7岁。可见典型的向左侧桥小脑角区延伸。DWI信号不高。
CASE2
间变型室管膜瘤,男,9岁。DWI信号不均匀,局部信号偏高,增强不均匀强化,向右侧桥小脑角及枕大孔区延伸。
No.4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样瘤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年WHO分级IV级。该肿瘤预后极差、易发生种植转移,多数在1年内死亡。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5岁者占94%。DWI亦高信号,但该肿瘤极少见、同髓母不同的是囊变区可较大而年龄偏小。对化疗极不敏感(而髓母对化疗很敏感)。常伴脑脊液播散。CASE1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男,2岁。囊变明显,实质部分DWI高信号。
No.5
血管母细胞瘤
主要见于成人,极少见于儿童。影像上1/3呈「大囊小结节型」(特征表现)、1/3呈「实质型肿瘤」、1/3呈混合型。增强扫描明显富血供、部分可见流空血管。大囊小结节型结节位于软脑膜面、若位于内侧需考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增强仅结节强化、若囊壁强化需考虑毛细胞星形细胞瘤。CASE1
血管母细胞瘤。女,18岁。囊性壁结节。对比毛细胞星型细胞瘤该病例年龄偏大、增强扫描囊壁强化不明显。
No.6
其他少见肿瘤
CASE1
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女,7岁。
脉络丛乳头状瘤儿童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四脑室以成人多见。该病例年龄不典型。
CASE2
低级别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男,8M。罕见。
CASE3
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男,3岁4个月。恶心、呕吐1周就诊。罕见。
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影像征象动图解剖血管压迫肺绒癌腹内疝
脊髓肿瘤卵巢肿瘤
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变
肺囊性变踝关节MRI
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专业
消化道造影良性纤维性肿瘤
肝囊变
胸片
Poland综合征骨脓肿
腕创伤
关节软骨创伤
骨肿瘤空洞
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节细胞瘤
GPA
胃间质瘤先天下腔静脉畸形ABC
作者
乾坤
编辑
小雪球
责任编辑
晓倩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 上一篇文章: 忽略大便出血,小心肛门不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