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第三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一例
近期,AJNR杂志发表了一例由美国学者Stence报道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通过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阐述了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要点。
病例学习9岁女童,主因进行性头痛加重4个月来诊,近期眼科检查显示存在视乳头水肿。发病后第1、2、3、4周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
图1.第一周,轴位和矢状位平扫CT显示第三脑室顶有一圆形结节;侧脑室轻度扩大,第三和第四脑室体积正常
图2.第二周,轴位Flair和矢状位T1像证实了结节的位置,并显示结节密度为T2高信号,T1等信号;侧脑室额角和枕角扩大
图3.第三周,高分辨T2像显示结节边缘不规则,可基本排除囊肿可能
图4.第四周,轴位T1,增强后矢状位和轴位T1显示结节强化,尤其是外周强化,并包含显著的中央血管
诊断第三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
讨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P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脑室内神经上皮样肿瘤,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位于第三脑室内的CPP尤为罕见。
脉络丛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不足1%,在儿童中约占2%~4%,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在儿童中,80%位于侧脑室,16%位于第四脑室,4%~5%位于第三脑室。
临床表现脉络丛肿瘤的临床症状一般与颅高压以及脑积水相关,症状和体征包括头围增大、囟门膨出、呕吐、易激惹、视乳头水肿、共济失调和癫痫。
关键诊断要点1.典型CT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结节状肿瘤,增强后强化,常伴有脑积水。25%-50%患者有钙化。
2.CTA显示侧脑室脉络丛动脉扩张。
3.MR成像显示为T1等信号或高信号,T2等信号。T2像也可能出现血管流空影。肿瘤通常伴有增强,并有小范围坏死。由于存在梗阻性脑积水,可能出现皮质间CSF信号。
4.传统血管造影可能显示为血管性肿瘤,伴有脉络丛动脉扩张。
鉴别诊断1.与更常见的脉络丛囊肿相比,脉络丛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均质性强化。囊肿通常没有强化或仅有环状强化,边缘一般很光滑,界限较清楚。
2.影像学上很难鉴别脉络丛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后者可能为不均匀强化,并可能侵入脑实质。
3.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为强化的肿瘤,位于室间孔附近,一般在结节性硬化的患者中出现。
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大部分需要全切。
由于肿瘤血管性的特质,术前可考虑栓塞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
原文转载自丁香园
内容来源:医院神经外科
投稿邮箱:tdyysjwk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上一篇文章: 专家表示脑溢血危害大nbsp及时
- 下一篇文章: 脑积水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