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节气养生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指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即收缩压(俗称高压)>mmHg,和(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mmHg。我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整个高血压中的90-95%。临床上可无明显症状或者伴随头痛、头晕、耳鸣、失眠、乏力、心悸、夜尿多等症状。年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达到2亿,且其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对应的病名为“眩晕”、“头痛”等。中医的病位在肝肾,与肝肾阴虚、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脏腑与四季对应而言,肝对应于春,肾对应于冬。春主生发,肝气亢则血流快,冬主收引,气血易于凝滞,易造成高血压。可见,高血压的发生与防治与四季的调摄有密切联系,与四时节气亦有密切关系。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节气的关系

春季:风寒湿邪为盛,加之肝气生发,易于引起高血压病

春季,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与此同时,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肝五行属木,主升,与春季相应。肝气、肝火易随阳气升发,导致肝火上升、肝阳亢盛,易引起高血压。尤其到了清明时气候气温回暖,阳气升腾,高血压病进入多发期。此时不宜进补,应低盐饮食缓解高血压。

夏季:贪凉饮冷,喜寒恶热,引起高血压病

经过春季阳气的生长,到达夏季时,阳气达到最盛,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气血运行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夏至、小暑与大暑时节,气温较高,全身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除了做剧烈运动外,高血压或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病概率本应该有所降低。但是,在现在社会发病了反而有增无减。主要是由于(1)空调温度过低:人们频繁往来于过高和过低的环境中,血管会急促的在舒张与收缩之间来回转换,这就为血压升及高血压发病埋下了伏笔。(2)日常起居作息不规律:夏季由于暑热,晚间入睡较晚,早晨起床又比较早,造成夏季睡眠减少,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夜间血压增高,血压波动较大,加重了心脑血管的损害。(3)饮食贪凉:全身的小血管会反射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另外,天热多汗、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血压骤降等因素易致缺血性中风。

秋季:燥邪为盛,气候多变,温差增大,引起高血压病

秋季以燥为主。经过夏季的炎热之后,秋天气温转凉,早晚温差大,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有些病人会感到头晕。同时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减慢,最后血容量不足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冬季:寒冷侵袭,损全身阳气,引起高血压病

寒冷、多风为冬季的特征,寒邪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易损伤阳气。过冷会使血管收缩,而血液总量病没有减少,致使血压升高。冬季时气温愈低,血压愈高,研究以表明零度以下的冷风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心脑血管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二)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节气养生

防治原则:平肝潜阳,滋阴补肾,疏肝理脾,故经络养生重在:调理肝经、脾经、大肠经、胃经。

穴位养生保健:太冲、合谷、曲池、三阴交、风池

1.太冲肝经

定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

取穴方法:足背,由第一、二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太冲取穴方法

操作方法:

2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75px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l次。

2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l次。

施治时间:惊蛰、春分、谷雨、夏至、小暑、大暑节气当日及节气前后连续三天。

2.合谷大肠经

定位:在人体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取穴方法: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向前弯曲压在对侧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是穴;拇、食指并拢,两指掌骨间有一肌肉隆起(骨间背侧肌),隆起肌肉之顶端即是本穴。

合谷取穴方法

操作方法:

2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75px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l次。

2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l次。

施治时间: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秋分节气当日及节气前后连续三天。

3.曲池大肠经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穴方法:仰掌曲肘成45度角,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即是本穴处;仰掌,微屈肘,肘横纹头与肘关节桡侧高骨(肱骨外上髁)的中点即是。

曲池取穴方法

操作方法:

2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75px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l次。

2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l次。

施治时间: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秋分节气当日及节气前后连续三天。

4.三阴交脾经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躁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取穴方法:以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本穴。

三阴交取穴方法

操作方法:

2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75px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l次。

2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次,持续3~5分钟,每天l次。

施治时间:白露、秋分、立冬、冬至节气当日及节气前后连续三天。

5.风池胆经

定位: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找到颈后的两根大筋,其上端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风池取穴方法

操作方法:

2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75px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l次。

2推拿:拿法,用拇指与其他手指指面为着力部,对称用力夹持穴位,捏而提之,拿至酸胀为度,持续3~5分钟,每天l次。

施治时间:惊蛰、春分、清明、夏至秋分节气当日及节气前后连续三天。

本期的《针灸之声》为您介绍到这,欢迎







































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rcys/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