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间赛跑,他们成功抢救一位急性脑梗死女

“除病痛医术高超,保健康医德高尚!”近日,吴女士即将医院出院时,特地与老公来到内科病区医生办公室,向全体医生和护士深深地鞠躬,并送上一面大红锦旗。热泪盈眶的吴女士还紧紧地抱着护士长,感激地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接下来的日子可能就要在床上度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遇“脑梗”出现奇迹原来,近日凌晨4点半,吴女士起床洗漱完毕正准备给家人做早饭时,突然间感觉肢体无力,便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老公发现异常,叫喊她却发现她言语不清,反应迟钝,于是联系儿子赶医院就诊。急诊科医生张秦接待病人后快速评估,怀疑吴女士是急性脑梗塞,并且在溶栓时间窗口内,如果与时间抢赢这场赛跑,最理想的状态是患者可以恢复接近正常。他立即呼叫内科主任金飞锋会诊,与此同时,护士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急诊抽血、开通静脉通路等紧急处理。接到呼叫的金飞锋立即赶赴现场,经过病史询问和查体后,立即将患者送至放射科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出血和明显异常,根据患者家属讲述的发病情况和时间,以及吴女士又有高血压病史,金飞锋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13分后,给予患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金飞锋果断与家属谈话,推荐最佳治疗方案,同时护士开始静脉溶栓前准备,备rt-PA,待家属同意溶栓治疗后,金飞锋一声令下,护士立即配置药液,此时,药物的溶解化作生命的浇灌……经过半小时的严密观察,吴女士被送往内科二病区,继续进行24小时的严密监测。奇迹出现了,24小时后,吴女士的左侧肢体上肢肌力由原来的0级(完全不能动)恢复到了4级(能上抬并且能对抗阻力),溶栓治疗后的第二天,左上肢肌力恢复到5级-,左下肢肌力5级-,已经接近正常,吴女士可以进行下床走路等正常活动了。溶栓“及时”是关键“脑卒中,中医也称之为‘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医院内科主任金飞锋介绍,目前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越肿瘤,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即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我国脑卒中患者的70%。金飞锋告诉记者,脑梗死发病3至4.5小时内,若情况允许,应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减少卒中相关的致残和死亡。但是我国大量急性缺医院时已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只有约20%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到达急诊,适合溶栓者仅12%,溶栓率不足3%,远远低于欧美等国。“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药是rt-PA,中文名叫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能够溶解血栓,大约可以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获得良好预后的机会。”金飞锋介绍,总体来说,静脉溶栓治疗的获益是风险的10倍,而且越早用药可挽救的脑组织就越多,溶栓获益也就越大,出血的风险也相对更低,“时间就是生命,溶栓每耽误1分钟就会死亡万个脑细胞,溶栓刻不容缓!”(图片由海宁二院提供)来源:嘉兴在线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rcys/1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