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与新生儿出血性疾病META分析

北京治湿疹好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4675.html

划重点: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必需物质

由于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食物,而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μg/L),无法满足婴幼儿对维生素K的需求,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缺乏维生素K,从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早产儿可能因进食延迟和产维生素K的肠道菌群缺乏,引起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风险更高

主要结论:无确凿证据证明维生素K可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可以使体内的维生素K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维生素K缺乏会在婴儿出生最初的一小时到一个月内造成出血,这种状况被称为新生儿出血性疾病(HDN)或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VKDB可分为早期,经典和晚期。早期VKDB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中期VKDB在第一到第七天发生,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胃肠道、皮肤和鼻腔;晚期VKDB发生于2-12周,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颅内、皮肤和胃肠道。在出生后预防性的给予维生素K通常可以预防VKDB。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由于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食物,而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μg/L),无法满足婴幼儿对维生素K的需求,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缺乏维生素K,从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早产儿可能因进食延迟和随之延迟的胃肠道内产生维生素K的微生物群的定植以及未成熟的肝和凝血功能而导致患上VKDB的风险更高。

在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肝脏将合成无活性的前体蛋白——prothrombininducedbyvitaminKabsence(PIVKA)。由于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因此只有在存在胆盐的情况下才能在肠道中被吸收。人体储存维生素K的能力很低,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半衰期很短。因此,如果维生素K摄入不足,则维生素K缺乏症会很快发生。通常会测量PIVKA蛋白来确定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症的存在,而prothrombininducedbyvitaminKabsence-II(PIVKAII)的存在是维生素K缺乏的有用标志。

早产儿通常通过静脉或肌肉途径给予预防性维生素K。由于对早产婴儿中达到安全有效水平的维生素K的剂量和途径尚无明确的指导方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之间的实践差异很大,同时,已发表的早产儿每日维生素K摄入量的建议是任意的(5-μg/kg/day)。Ardell,Offringa,OvelmanandSoll等综述了多项研究结果,探讨给予预防性维生素K在预防早产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

1.未发现维生素K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研究通过CochraneMETA分析方法,确定了条研究记录。通过分析其中7篇文章全文,未发现任何维生素K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研究。仅有一项比较早产儿肌肉注射维生素K与静脉注射维生素K作用效果的研究。图1.META分析流程2.肌肉注射可能更有利于提高维生素K的浓度在第5天,接受0.2mg维生素K静脉注射的婴儿与接受0.2或0.5mg维生素K肌肉注射的婴儿相比,体内维生素K水平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在第25天,维生素K1的含量在所有组均有下降,但接受0.5mg维生素K肌肉注射的婴儿与接受0.2mg静脉注射或0.2mg肌肉注射的婴儿相比有更高的维生素K1水平。在研究的第5天或第25天,接受0.2mg静脉注射的婴儿体内的维生素K12,3-环氧化物(维生素K1O)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婴儿的维生素K1浓度均正常或超生理水平,并且由vitaminKabsence-II(PIVKAII)诱导的凝血素含量很少。图2.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对体内PIVKAII含量影响的森林图对比3.0.5mg注射量更有利于提高维生素K水平第五天,同样采用肌肉注射,相比较注射剂量为0.5mg的组,注射剂量为0.2mg的组含有明显更低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1O水平。第25天,当采用肌肉注射时,当注射剂量为0.2mg或0.5mg时,维生素K1和维生素K1O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在第5或25天时,0.2mg肌肉注射和0.5mg肌肉注射诱导产生的PIVKAII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图3.给药剂量对体内PIVKAII含量影响的森林图对比

总结

在该荟萃分析中,最终有一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比较了维生素K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早产儿体内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这项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足以达到使体内的维生素K达到可检测的水平;低至0.2mg的剂量也可使体内维生素K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早产儿的维生素K水平较低,并且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会产生可检测到的PIVKA蛋白,提示了患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风险,但尚无研究对维生素K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更鲜少有研究涉及有效治疗的潜在剂量。由于当前的不确定性,临床医生只能通过足月婴儿推断早产婴儿所需要的维生素K,且没有证据表明维生素K是有害或无效的,这导致了临床上早产儿盲目地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K。

由于早产儿,尤其是<30周的妊娠,出血并发症(如脑室内出血)的风险很高,因此,未来有必要进一步通过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对早产儿给予预防性维生素K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rcys/1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