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
荔湾广雅赵敏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同时,一天内发病的高峰通常是临近中午的一段时间,需要格外引起注意。脑卒中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以下几组数字触目惊心:全球每6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卒中永久致残。而我国是卒中大国,目前有脑卒中患者约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万人,卒中发生率以每年近9%的速率上升,且日趋年轻化。我国目前每年脑血管疾病直接和间接支出费用接近亿元。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
(一)哪些人群易发生脑卒中?
1、高血压病史(≥/90mmhg);
2、糖尿病;
3、房颤和心瓣膜病;;
4、高脂血症;
5、吸烟、酗酒;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时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
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有卒中家族史。
(二)如何识别脑卒中?
1.脸、手、或腿部乏力或麻木,口眼向一侧歪斜;
2.讲话或言语理解困难,口齿不清;
3.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不清,或有复视;
4.行走困难,头昏眼花,平衡或协调丧失;
5.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上述症状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应及时就医。
简单来说识别脑卒中,请牢记“中风”:“1”:看一张脸:是否有口角歪斜;“2”:查两只胳膊(腿):是否能抬起;“3”:“聆”听语言,是否清晰。
如突然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呼叫医院。
(三)如何治疗脑卒中?卒中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4.5小时之内,无禁忌症的首选静脉溶栓治疗。如超出时间窗或存在大血管狭窄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行动脉取栓及支架成形术。
我院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成立了卒中单元,建立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并成功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医院组成了专科医联体,适时的进行双向转诊,给脑卒中患者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病人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如何预防脑卒中?1.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度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2.一级预防(病因性预防):重点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2)高脂血症应注意饮食和运动,必要时服用调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治疗糖尿病;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等危险因素。
3.二级预防(发病期的预防)
(1)基础病治疗: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糖尿病、房颤的抗凝治疗;
(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
(3)服用调脂药物:他丁类。
4.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过度劳累;
(2)老年人应避免过快的体位改变、便秘,注意冷暖;
(3)注意气候变化;
(4)每天饮水要充足,避免脱水;
(5)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
(6)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约90%的中风是可以筛查出来的。
脑卒中筛查适宜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者,尤其是生活不规律者,吸烟、嗜酒者,肥胖者,有脑卒中家族史,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均应定期进行“脑血管体检”。具体检查项目包括:血脂、血糖等血生化检查,血同型半光氨酸,以及血压、心电图、脑彩超、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以及相应的血管CTA、MRA、DSA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评估患者血管内是否有斑块,斑块是否稳定等。
只要我们能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或将已患有的基础性疾病控制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卒中的发生。
预防卒中,刻不容缓,预防卒中,你我同行!
中医对中风治疗的独到之处一般来说,脑卒中中医康复主要包括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针灸包括上肢穴位选取手三里,外关,合谷,曲池等,下肢穴位选取足三里,阳陵泉,风市,环跳等;推拿主要推拿头面部,上肩部,下肢后侧,腰背部以及下肢前外侧等。
另外康复训练,包括床上练习,练习桥式运动,协助患者调整至仰卧体位,屈膝双下肢,足部紧蹬床头,并将软垫至于膝下位置,协助其开展下蹬,以及良肢位的摆放,还有是坐位的练习,站位的练习等。
上医治未病。一切疾病应以预防为主,脑中风更不例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没有任何性生活,38岁男子因梅毒导致l
- 下一篇文章: 医院成功完成省内首例腰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