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争分多秒,这些抢救药一定要
新生儿窒息复苏要求争分夺秒,关于复苏用药,你清楚吗?也许有人会说,怎么用药是医生的事,医生怎么开护士就怎么用。此言差矣,医护是一个整体,一个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强的护士才能和医生配合默契。
圈内有这样一句俗话:“一个老护士可抵半个医生。”这话一点也不假。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护士在抢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新生儿窒息多因呼吸因素所致,多数患儿经过正压通气就能恢复自主呼吸,只有少部分需要用药。下面就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纳洛酮的用法用量进行说明。
肾上腺素
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是关键的一种药物,与成人不同的是新生儿用药对剂量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
肾上腺素能增加心脏收缩的强度和速率,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增加脑部和冠状动脉血流量,使心脏接受氧和供给心脏活动的能量,重建正常的心肌和脑血流。
因肾上腺素在缺氧的情况下,增加心肌负荷和耗氧量,引起心肌损伤。故在未建立充分有效的正压通气前,使用肾上腺素会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应抓紧时间建立有效的正压通气,保证氧合。
经有效正压通气30秒,心率仍小于60次/分,此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最好是在进行了气管插管后),用药后继续进行40~60秒胸外按压配合正压通气。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肾上腺素规格为1:或1:0,后者仅用于新生儿。从气管途径给药较快捷,但由此产生的效果并不可预测,有可能是无效用药。如果在复苏开始时考虑可能需要应用肾上腺素,应准备好脐静脉导管,复苏时如有指征,可迅速用药。1:0的肾上腺素配制方法为取肾上腺素一支,加生理盐水9毫升即可。静脉注射时,为保证精准用药,可用1毫升注射器抽取药液,气管内给药可用5毫升注射器(只有在未建立静脉通路时,才考虑气管内给药)。
用药指征:(1)经过45~60s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分。(2)药物剂量:新生儿复苏应使用1:0的肾上腺素。静脉用量0.1~0.3ml/kg;气管内用量0.5~1ml/kg。必要时3~5分钟重复1次。(3)给药途径:首选脐静脉给药。如脐静脉插管尚未完成或无条件做脐静脉插管时,可气管内快速注入,若需重复给药,则应选择静脉途径。小剂量无反应时加大剂量并不能产生较好的预后,有资料证明较大剂量可导致脑和心脏损害。如正在建立静脉通路时,如决定气管内给药,要考虑给一次较大剂量(0.5~1毫升/公斤体重或0.05~0.1毫克/公斤体重),尚未有研究资料证明此途径是安全可靠的。静脉内不能给予大于0.1~0.3毫升/公斤体重的剂量。
注意:1:0的溶液抽到1毫升注射器内备用,气管内给药可用5毫升注射器。无论静脉或气管内给药,都要快速,经气管内给药需保证药物直接进入导管,注意不可使药物聚集在导管接头或粘在导管壁上,用导管将药物注入气管导管深部,但没有数据表明有较好的效果,要在气管导管内给较大剂量,故进入气管导管内的液量较大,直到1毫升/公斤体重。
用药后给几次正压通气,使药物向下分布到整个肺部,利于吸收。通过导管内给药,应用0.5~1毫升生理盐水冲洗,确保药物到达血液。在应用首剂肾上腺素后,心率未增加至60次/分以上,可每隔3~5分钟重复注入相同剂量,如开始应用为小剂量,应考虑增加剂量直到最大剂量,如有可能,应通过静脉途径给药。
扩容剂
(1)指征:有低血容量、怀疑失血或休克的新生儿在对其他复苏措施无反应时;
(2)扩容剂:推荐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已证明或预期胎儿贫血时,应考虑作为血容量的一部分。在缺乏急性失血的病史或间接证据情况下,复苏时不应常规给予扩容剂,对因低氧致心肌功能减低的新生儿,给予大容量负荷能减低心排出量和进一步加重病情。
(3)方法:首次剂量为10ml/kg,经脐静脉或外周静脉5~10分钟缓慢推入,必要时可重复扩容1次。怀疑新生儿低血容量,应在复苏的同时,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扩容剂注入大注射器备用。液体复苏时推荐给药途径为脐静脉。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迅速纠正急性低血容量,有证据显示对新生儿快速扩容可导致颅内出血,尤其是早产儿,因此对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复苏扩容尚未有临床实验当证明何为最佳注射速度,但5-10分钟以上的速度是适宜的,推荐速度5—10分钟。
纳洛酮
分娩时母亲使用麻醉剂镇痛有可能妨碍新生儿呼吸的发动及活力,可使用纳洛酮。对于无呼吸的新生儿不应首选麻醉拮抗剂,而应首选正压通气。
只要新生儿能适量通气,便不需要应用纳洛酮。如果分娩前4小时母亲曾用过麻醉剂,患儿出现持续呼吸抑制时可用,浓度为1.0mg/ml。推荐途径:首选静脉,也可肌肉注射,但作用延迟。尚未有研究证明气管内给药的有效性。母亲使用硫酸镁,非麻醉镇痛剂,全身麻醉药也可使新生儿呼吸抑制,此时用纳洛酮无效。
新生儿复苏时一般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除非有明确的指征。碳酸氢钠有助于纠正由于低氧或心排血量减少导致的乳酸堆积所致的酸中毒。当组织氧合不充分时会产生乳酸,严重的酸中毒会导致心肌收缩乏力,肺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肺血流量,使肺脏不能进行适当的氧合。复苏早期使用碳酸氢钠并无益处,使用时应考虑其张力高且有血管刺激性,应确保经回流良好的大静脉给药。剂量2mmol/kg,浓度为4.2~10.5%,速度不超过1mmol/分,速度过快可致早产儿脑室内出血,需缓慢给药。
脐静脉插管
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用于注射肾上腺素以及扩容剂。可插入3.5F或5F的不透射线的脐静脉导管。当新生儿复苏进行胸外按压时,即可考虑开始脐静脉插管,为给药做准备。插管方法如下:沿脐根部用线打一个松的结,如在切断脐带后出血过多,可将此结拉紧。在钳夹下距离皮肤2cm处用切断脐带,在11、12点位置看到大而壁薄的脐静脉。脐静脉导管连接三通和5ml注射器,充以生理盐水,导管插入脐静脉2~4cm,抽吸有回血即可。早产儿插入导管稍浅,插入过深,则高渗透性药物和影响血管的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肝脏,务必避免将空气推入脐静脉。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质量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成功的抢救可降低残疾的发生率和残疾程度。医学在不断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正为新生儿窒息复苏该如何用药而苦恼,不妨看看此文,相信会使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
作者:刘转巧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