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防中风
每逢寒冬季节,医院门急诊和住院的脑血管病(脑卒中,脑中风)人比往常增加10~18%。据统计60-70%以上的脑卒中发生在秋末、冬季、冬春季变换时。目前已经立冬,正式进入冬天了,周围医院逐渐上攀升,卒中家属们也忙起来了,医院和医生们也忙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脑梗死高发首先,冬季气候干燥,体内容易缺水,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其次,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动脉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病。
其次,冬季气温变化大,血管受刺激后易收缩,导致血流慢,形成血栓。加上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血管硬化的问题,当血管硬化碰上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诱发脑出血等急性事件。
冬季要预防中风,关键是治疗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等,还有吸烟酗酒、肥胖、少运动的人,都是易发生中风的高危人群,在冬季尤需注意防治中风。其次温差问题也不容小觑。
脑出血高发秋冬季,脑出血的高发季节,脑出血发病占70%。因此在这个季节应当注意:凡是能致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均可成为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如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脑出血往往还可以引起继发性脑室出血,脑疝,高热等严重后果,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其死亡率很高,所以,临床工作中治疗脑出血的目的,首先是抢救病人生命,其次是降低病残率。
为什么?在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生活习惯不合理,运动减少,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尤其在北方地区昼夜及室内外温差较大,超出了人体的血管生理调节范围,发病率更高。冷空气、气温突变、温差大,可这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易患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天气寒冷,室外易引起脑动脉血管收缩、痉挛,导致血管血流不畅通;
2.冬季人们喜好吃火锅、烧烤等,过多饮食油腻、高胆固醇饮食,饮酒过量;
3.驾驶汽车出行或伏案工作多,运动少;
4.室内外温差大,空气不流通,氧含量低。
5.年底生活及工作压力过重,情绪紧张;
6.平时忽视健康检查,不知道自己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怎么做?寒冷的冬季,心脑血管病患者就更要按照以下方式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哦!冬季的自我管理“七要点”:
1、防寒保暖
0℃是高凝血的气象因子,在此气象条件下,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在听到“大风降温,气温下降到0℃以下”的气象预报时,应及早添加衣服,避免着凉。外出前最好在走廊或过道里站一会儿,预先适应一下气温再出门,出门时应重点注意头部和四肢的保暖。
2、适度晨练
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冬季锻炼时应有适宜的“温度缓冲”,最好等太阳升起之后再锻炼。根据自身状况,适当选择如跳舞、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文娱活动,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调和气血。锻炼完毕不要用凉水洗脸、洗手,以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慢起床
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在清晨醒后先在床上躺一会再起床,避免心绞痛、中风等发作。
4、监测血压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因此,有高血压病史者,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平稳,防止波动至关重要。
5、补充水分
在一天的时间里,成人每公斤体重应补充35-40毫升水,适当饮水便于稀释血液。避免因水温过冷过热而刺激肠胃,导致血管收缩。
6、心态平和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日常放宽胸怀、保持心理平衡,多照日光、听音乐,以改善忧郁症状。节日中,也要保持自己的平和心态,切勿暴饮暴食和过度娱乐。
7、进补适宜
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补提倡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适当多吃粗、杂粮,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吸收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奶油,也不要大量喝酒、抽烟、喝凉水或吃冷的食物。
-
健康咨询,住院预约,请↓↓↓C转自脑血管病治疗与预防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哪里好白癜风康复标准- 上一篇文章: 最繁忙的48小时
- 下一篇文章: 眼部出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