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临床病理特点

  来源:杨聪颖,吴波等

  简述

  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年龄12~70岁,以中年女性多见,男:女为1:1.7,主要见于第三脑室周围,也可见于下丘脑和鞍上。临床无特征性症状,与肿块生长位置和压迫临近组织有关,可有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复视、视力下降、记忆减退、嗜睡、停经等。CT可显示肿瘤界限清,卵圆形,密度高,可引起脑水肿,压迫视神经、垂体柄,亦可向下延伸至下丘脑和视交叉,不向周围脑组织浸润。生物学行为良性,属WHOⅡ级肿瘤,或具轻度浸润性。

  图1.肿瘤细胞胖梭形、卵圆形,胞质嗜伊红,胞界不清,核大,类圆,染色质均匀,未见明显核仁。

  图2.肿瘤边缘区见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漫润。

  图3.肿瘤细胞胞质GFAP弥漫强阳性,Elivision法。

  图4.肿瘤细胞胞质vimentin弥漫强阳性,Elivision法。

  图5.肿瘤细胞中个别细胞EMA阳性,Elivision法。

  图6.网染显示肿瘤周围有巢状的网织纤维PAM染色。

  病理特征

  细胞短梭形、多边形,大小较一致,胞质嗜伊红,界限不清,部分胞质内有分泌空泡,核大,类圆,偏位,染色质均匀,少数见核内包涵体,未见核分裂及明显核仁,瘤细胞条索状、巢状分布于黏液样间质中,可见微囊,偶见砂砾体。瘤组织被纤维分隔成分叶状,并见小灶性出血,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比较清楚,有多量淋巴、浆细胞浸润,但未见淋巴滤泡形成;肿瘤组织内未见坏死及血管增生。大部分肿瘤细胞胞质GFAP和vimentin强(+),个别细胞EMA(+),S-蛋白小灶性(+);CK和CD34(-);PAS染色(+),网染见纤维增生。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尽在病理沙龙

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私人定制,我们更专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jbzl/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