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危重病例之脑干岀血

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brainstemhemorrhage)简称脑干岀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多数与高血压病有关,约占脑出血的10%。

众所周知,脑干是管理调节体温、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的中枢,脑干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率极高。

脑干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脑干出血量在5ml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的死亡率%。

脑干岀血大都发生在桥脑,中脑和延髓较少。

临床表现:

脑干出血与其它部位的脑出血不同,其病情凶险,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①意识障碍出现早,深昏迷持续时间长;

②瞳孔变化多样,如针尖样瞳孔、眼球震颤、眼球活动受限等;

③病情变化多而快,可由偏瘫发展为四肢瘫,病理征由一侧发展为双侧;

④重症者并发症多,如呼吸衰竭、体温不升和高热、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等。

影像学检查:

脑CT扫描是诊断脑干岀血的金标准,CT可见脑干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图A),CT值50-80HU。

脑磁共振检查,在急性期(24小时)由于血肿内血红蛋白的演变不同而表现在T1和T2加权像上为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图C)

诊断:

以目前的诊疗条件,不能仅凭临床表现下结论,应查脑CT明确诊断。MRI、MRA、CTA等用于判断是否为血管畸形、血管瘤、肿瘤岀血等。

治疗:

除少数脑干出血量大,破入脑室,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者,需行脑室外分流术外,多数主要采用保守治疗。

脱水治疗是否合适,有争议,但普遍为临床医生采用。依病情轻重适量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速尿等。

综合维护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维护好病人的血压、血糖、水电解质平衡,注意心功、肝功、肾功不发生异常;营养支持、防治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并发症等缺一不可。

预后:

脑干岀血总体死亡率高、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脑室积血的类型;是否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典型病例:

男,54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6小时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血压/mmHg。口齿欠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1级,右巴氏征阳性。右侧肢体痛觉差。

头CT和MRI显示桥脑左侧岀血,量约5ml(图A、图C),并排除其他原因脑岀血。

经综合治疗2周后,症状好转,3周时言语清楚,伸舌居中,右上肌力2级强,右下4级。复查CT示岀血明显吸收(图B),住院4周后岀院。

分析:

颅脑MRA显示该患者基底动脉过度迂曲(图D),导致局部穿支动脉牵拉、过长和易损伤,是岀血的病理基础。当血压升高时,脆弱的穿支动脉破裂出血。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治疗白癜风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jbzl/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