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进行时司法为民方能如沐春风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起家庭纠纷可能导致一个或相关的多个家庭支离破碎,从事传统民事审判的法官许多时候都行走在家长里短的针锋相对中,可谓心事浩茫连广宇,于千头万绪中听惊雷,是公认的“操心法官”。
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百善孝为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司法实践中的赡养案件较为少见,通常进入司法程序就预示着当事人矛盾异常尖锐。年2月正是春节返乡年味愈浓之时,宜春中院民一庭受理了一件看似简单的赡养案件,通过阅卷和庭审,简单的案情下竟有诸多隐情。
童年不幸,家庭困苦
时间退回到20年前,蒋某与一个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的青年结婚了,婚后两人到上海打拼并生下昌某。昌某的童年并不幸福,据其姑姑描述,蒋某不怎么着家,昌某很多时候在出租房内吃着发霉的食物。最终因感情不和等原因,在昌某年仅13岁的时候,蒋某与丈夫协议离婚。昌某父亲因自身原因,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计,含辛茹苦将昌某拉扯大。昌某参加工作后娶妻生子,与父亲、妻儿共同租住在苏州相城区的一套60平米的房子内。
卧病在床,难以自顾
年12月19日,蒋某因丘脑出血医院治疗(经司法鉴定为伤残四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花销医疗费用4万余元。当昌某得知蒋某的病情后,于12月23日中断治疗把蒋某送回其奉新县娘家便径自离去。治疗中断后,蒋某瘫卧在床、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主要由其母亲梁粉桂照料。梁粉桂是村中拿低保的精神类残疾人,年龄已近80。蒋某弟弟系肢体残疾,亦是农村低保对象。
年,蒋某以子女未尽赡养义务为由诉至法院。奉新县法院承办法官对案件极其慎重,多方协调、细心调解,但最终未能达成调解,于是判决蒋某随昌某生活,由昌某赡养。昌某以不具有接母亲回家共同生活的客观条件为由,提起上诉。
确有困难,皆是苦楚
二审庭审中,合议庭归纳案件争议焦点为“从情、理、法及实际可操作性上考虑,蒋某随昌某共同生活是否适合”。昌某向法庭提交了个人所得纳税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妻子的胎儿B超照片等证据拟证明其确有困难、无力赡养。昌某的妻子来自外省农村,现在有孕在身,夫妻俩既要照顾老人,又有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强行要求昌某接蒋某回家赡养的确不现实,而且可能造成昌某家庭的不稳定,也不利于蒋某的生活和康复,并且也由昌某赡养的奶奶甚至扬言如果把蒋某接过去,她就去寻死。
操心法官,破局巧助
单从法律上讲,一审判决没有问题,然而该判决执行起来存在极大困难,也很难实现判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审庭审后,承办法官邀请到奉新县政法委领导,与一审法官共同赶赴奉新县会埠镇实地走访了蒋某的居所,居所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物品杂乱不堪、散发出异味,蒋某不能正常言语和行走,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随后,承办法官与奉新县政法委、左山村委人员召开座谈,确定了蒋某可以办理低保,并就由昌某支付费用,寻找有资质的养老机构代养进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随后,法院、县政法委、灰埠镇、村委都积极行动起来,群策运力,终于对代养机构选定、赡养费承担、后期医疗、社保金缴纳等一系列问题逐一落实,这起赡养案件得以破局,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向。
3月30日,承办法官再赴奉新县主持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送达调解文书,随后与一审法院、当地政府、村委工作人员共同将蒋某送入敬老院入住,并留下牛奶、百合粉等营养品。看着离别之际,昌某与其母亲紧扣一起的手,“操心法官”的一起揪心结终于解开了,面临飘摇的家庭因司法的力量而重新凝聚。
江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第八驻点指导组
公告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和省委安排,江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八驻点指导组对宜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驻点指导。
指导组主要受理反映宜春市及所辖县(市、区)党委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政法干警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一、举报-,8:00-20:00。
二、投递信箱:
1、宜春市市政大楼一楼门口;
2、宜春市委信访局(宜阳大厦东座一楼);
3、电子邮箱:ycjyzdyx
.- 上一篇文章: 名医名院山东省75位知名癫痫专家推荐
- 下一篇文章: 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颅脑损伤脑出血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