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卒中谁之过
下班途中,堵车烦躁ing,儿科同事发来几张片子
无比熟悉的人影像。。。
只是
患者才出生不久。。。。
新生儿脑卒中(neonatalstroke)又称围产期动脉缺血性卒中(perinatalarterialischemicstroke,PAIS),是指发生于胎儿或生后28d内的由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引起阻塞的脑血管病变。
年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ChildHealthandHumanDevelopment,NICHD)和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组织的"新生儿脑卒中专题讨论会(NeonatalStrokeWorkshop)"发表总结报告,提出新生儿脑卒中的定义为:发生在胎龄20周至生后28d内,由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导致局部脑血流障碍和脑功能障碍。根据神经影像学或神经病理学检查确定,分为PAIS(80%)和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sinusvenousthrombosis,CSVT)两个类型。总结报告同时指出,由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的广泛血管循环障碍所致脑梗死和分水岭梗死,颅内出血所致血管梗死,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实质脑室内出血所致血管梗死,均不属于新生儿脑卒中。
PAIS男婴多见,94%的患儿表现为癫痫,以单肢局灶性运动性癫痫为特征。约80%左侧大脑半球受累,大多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危险因素
婴儿方面的危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凝/止血功能的发育特点使其在正常情况下易处于高凝状态。新生儿血液中凝血前物质、促凝血物质和纤维蛋白原形成在质量和数量上均较成人高;凝血抑制物如蛋白C、蛋白S水平仅为成人的30%~50%;遗传性易栓症;心源性栓塞;感染、外伤、窒息等。
母体方面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期、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合并血管炎、羊水过少等。
辅助检查
MRI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脑卒中的金指标,无辐射伤害。最常用的诊断图像有T1、T2加权像和弥散加权成像,其中尤以弥散加权成像最敏感,在发病6h内便可显示病灶。小于8mm的小病灶和小脑幕下病灶也可被MRI检查到。T1加权像在发病1周内先呈低信号,1周末变为高信号;T2加权像在发病24~48h内呈高信号持续1周,以后信号逐渐减弱。弥散加权成像在发病最初24h内呈高信号,此时T1、T2加权像变化尚不明显,弥散加权成像在损伤后72h信号逐渐减弱,6~10d后对诊断无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可直接发现血管阻塞部位,对诊断脑梗死定位更精确。国外学者提出,对有惊厥的新生儿均应常规做MRI检查,以免漏诊新生儿脑卒中。
新生儿脑卒中晚期会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难治性癫痫、认知障碍、行为问题和视力障碍等。此时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囊性白质软化、神经胶质增生、脑室扩大和穿通脑等,可回顾性诊断新生儿脑卒中。
脑电图在发病早期即有变化,表现为局灶性或单侧脑功能异常,常见周期性单侧癫痫样放电,与梗死部位一致。随着急性期损伤恢复,1周后脑电图异常逐渐消失,持续存在的背景异常提示预后不良
如何治疗
治疗主要是对症及支持治疗:控制癫痫(首选药物是苯巴比妥,无效者可改用咪达唑仑)、合理给氧、纠正脱水、贫血。复发率低,较少患儿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除非易状态或复杂性原发性心脏病(不包括卵圆孔未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手术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有效手段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