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脑出血的预防及康复训练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是目前中老年死亡疾病中最高的一例疾病。其中40~70年龄段最为频繁。脑溢血主要原因来自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期间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出脑出血。
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中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在的脑出血患者中有95%患高血压。
脑出血和平时哪些习惯息息相关?
1、酗酒饮酒是引起脑溢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溢血。许多人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
2、吸烟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溢血。
3、情绪激动在一组患者中,有近25%的患者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溢血。
4、腹压增高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溢血。
5、洗热水澡洗热水澡引起脑溢血,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事,因为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脑出血后患者都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偏瘫(半身不遂)、失语等。这些后遗症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康复训练,就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康复训练变成了患者实现生活自理的唯一途径,正确的康复训练会使患者早日的摆脱疾病的折磨,错误的康复训练则会对患者产生对患者朋友们自身及家庭都影响巨大。
造成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对于脑出血患者如果不采取康复的措施,就会使患者的肌张力越来越高,时间越久康复的效果就会越差,所以抓住康复的黄金时期才是康复的关键,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脑出血康复的基本训练方法。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者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者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者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者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者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者双腿分开。
(二)下肢屈膝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腘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
(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
(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窝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
(3)骶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者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伸展位固定。
(2)上肢负重(四点立位、上肢支撑),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肘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者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臂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桡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都看到这里了,帮我们点个“在看”呗!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摘自《脑出血患者康复之家》《国际临床与康复医学》,侃侃而谈给你听小编整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
- 上一篇文章: 脑瘫治疗新纪元汕头医院打
- 下一篇文章: 一个月来两次月经是怎么回事多数女性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