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颅内出血,微创手术助其成功脱险
家住汉口的王爹爹今年90岁,虽然年事已高,但平时身体一直很硬朗。一个月前王爹爹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头痛头昏症状,为阵发性头部昏沉感和闷胀不适,稍微休息后能慢慢减轻,但是活动后又会头昏明显加重,每次持续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并伴有双下肢无力,右侧肢体尤其明显,行走起来也非常费力,头昏严重时还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因为老人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家人以为他脑中风,将他送到小区的诊所,吃了一些药也没有明显好转。虽然武汉新冠疫情还未完全解除,考虑到老人头昏和无力症状逐渐加重,在家人的反复鼓励和规劝下,老人于年5月6医院?医院就诊,接诊的神经内科医生怀疑老人脑内可能有问题,在门诊做了一些排除新冠检查后,就将其收住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术前CT
医院就对其行了头部CT检查,结果发现老人颅内有出血,而且出血量较大,家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老人平时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最近也没有明显的头部外伤,由于老人颅内出血较多,神经内科医生认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请神经外科医生会诊,神经外科医生建议老人行手术治疗。考虑到老人年龄偏大,心肺功能都不是很好,还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又需要开颅,老人的家人不太愿意冒风险做手术。但是医生说如果不做手术,老人很快就性命不保,六神无主的家人慕名找到神经外科二病区王焕明主任。
术中引流出血性液体
经过详细询问老人的情况后,王主任考虑患者可能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建议行手术治疗,但是王主任说该手术是微创钻孔引流手术,一般没有多大的风险。至于老人颅内出血的原因,可能是老人自己不慎摔跤伤及头部所致,由于受伤比较轻微,且头部损伤早期出血量少,常不会立即出现临床症状,但是经过2周以上的时间,由于血液的不断增加,就出现头痛、头昏、肢体不利等症状。听了王主任的话,一家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术后CT
在征得老人自己和其家属的同意,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多学科会诊,排除手术禁忌症后,王主任于年5月8日下午在全麻下给老人行了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手术中王主任在老人的头部左侧钻开一个直径仅半公分的小孔,插入特定的引流管,引流出酱油样血性液体约ml,手术仅半小时就顺利完成。术后当天晚上老人头昏头痛症状就消失了,肢体活动也明显好转。
术后情况
王主任介绍说,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老年人,尤以老年男性多见。多数患者头部外伤轻微,如打一巴掌、头碰到门框等硬物、或是摔跤时头部着地等;还有些病人无明显外伤史,起病缓慢,临床早期症状轻微,故多不予重视。然而在受伤后半个月左右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不利等,这时就要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因此,提醒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如果老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且近期有轻微头外伤,应医院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机。王主任同时强调,慢性硬膜下血肿如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治疗,则疗效多较满意,如不能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则易致残甚至引起死亡。
科室介绍
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常年聘请世界三大神经外科中医院著名教授作为客座专家,医院轮派神经外科专家常驻,主持专家门诊,并与专家共同开展各种显微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主要开展各种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等)、脊柱脊髓疾病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其疗效和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其手术技巧、手术难度、手术成功率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行列,是武汉市卫健委“临床重点专(学)科”、湖北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学)科”和中部医疗服务中心“临床重点专(学)科”。
科室目前有医生12名,护士20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8名。科室目前开放床位58张(含抢救室、视频脑电图室和立体定位室)。科室拥有美国Biologic和Nicolet导视频脑电系统、32导术中脑电监测系统、德国Zeppelin和瑞典Leksell立体定向仪、美国Cosman射频仪、以色列Ommega微电极记录仪和配套的手术计划系统、美国Medtronic神经导航仪,同时拥有德国Zeiss88显微镜、Pentero荧光显微镜和Leica显微镜、德国Storz脑室镜和Think脑室镜、全套德国Aesculap显微手术器械、美国Medtronic和德国Aesculap动力系统、Mayfield手术头架、日本电动手术床、多功能监测仪、多功能呼吸机、自体血液回收机等一系列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和医疗设施等。患者在科室医院的医疗技术服务。
- 上一篇文章: 328每日一练护士护师主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