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猪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的中药治
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病猪和隐性感染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带菌猪在有应激因素存在时,如饲养管理不良、营养不良、温度突变、并发其他疾病等,可引起血液中附红细胞体数量增加,出现明显临诊症状而发病。耐过猪可长期携带该病原,成为传染源。猪附红细胞体可通过接触、血源、交配、垂直及媒介昆虫(如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动物之间可通过舔伤口、互相斗咬或喝血液污染的尿液以及被污染的注射器、手术器械等媒介物而传播;交配或人工授精时,可经污染的精液传播;感染母猪能通过子宫、胎盘使仔猪受到感染。
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以及气候易变的冬、春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
临床症状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当疾病、饲养管理不善等应激因素引起猪群抵抗力下降时暴发本病。潜伏期一般为6~10天。
仔猪仔猪感染发病后症状明显,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和黄疸,其中小于5日龄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和黄疸;4周龄猪则以贫血为主,偶尔可见黄疸。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废绝、反应迟钝、步态不稳、消化不良。高热达42℃,四肢特别是耳廓边缘发绀,耳廓边缘的浅至暗红色是其特征性症状。有的可见整个耳廓、尾及四肢末端明显发绀。当感染持续的时间较长或发生持续感染时,耳廓边缘甚至耳廓可能发生坏死。耐过仔猪往往生长不良而成僵猪,并可能再次发生感染。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为消瘦、苍白,有的出现荨麻疹型或病斑型变态反应,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见出血点。
折叠育肥猪感染后呈典型的溶血性黄疸,贫血症状较少见。常见皮肤潮红,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微细红斑,尤其以耳部皮肤明显,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死亡率较低。
折叠母猪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感染常见于临产母猪或分娩后3~4天。急性期母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持续高热达42℃,贫血,黏膜苍白,乳房或外阴水肿可持续1~3天,产奶量下降。感染母猪可发生繁殖障碍,表现为早产、产弱仔和死胎。母猪的受胎率降低,不发情或发情期不规律。
病理变化剖检病变有黄疸和贫血,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显著黄染,常呈泛发性黄疸。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潮红、黄染、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胸腹腔及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脆,细胞呈脂肪变性,呈土黄色或黄棕色。胆囊肿大,含有浓稠的胶冻样胆汁。脾肿大,质软而脆。肾肿大、苍白或呈土黄色,包膜下有出血斑。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肺肿胀,淤血水肿。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黄染,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心肌苍白松软。软脑膜充血,脑实质松软,上有针尖大的细小出血点,脑室积液。
诊断鉴别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于夏秋温热和雨水较多的吸血昆虫出没频繁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且以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仔猪多发生于阉割后几周;同群中个体较大的常先发病,个体小的后发病;母猪多发生于临产母猪或分娩后3~4天;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
临诊要点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经过,出现黄疸、贫血、高热;育肥猪感染后以典型的黄疸多见,贫血症状较少见;病猪耳部先变为紫红色,随后全身潮红或为紫红色,即所谓的“红皮猪”等为特征性临诊症状;感染母猪可见高热达42℃,贫血,乳房和外阴水肿及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症状。
剖检病变诊断要点以全身皮肤、黏膜、脂肪显著黄染;心、肝、脾、肺、肾水肿、黄染;腹腔和心包积液等剖检病理为特征。
鉴别诊断猪肺疫与猪附红细脑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鼻液。猪肺疫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胸膜有纤维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猪气喘病与猪附红细胞体
病症状相似处:有传染性气喘,呼吸困难,体温高(40℃以上)等。症状不同处:猪气喘病一般体温不高,咳嗽呈痉孪性,体表皮肤有少量出血性紫斑。
猪弓形体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困难,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症状不同处:猪弓形体病病猪有流水样鼻液,虫体浸害脑部时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如粗绳索样,切面有粒大出血点。回盲瓣有点状浅表性溃疡,盲肠、结肠可见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溃疡,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蓝耳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处:初生仔猪类似猪流感症状,有的生死胎或呈“木乃伊”,妊娠母猪,百天左右,突然出现厌食,体温高或低,鼻流清涕,鼻端耳尖发凉,喜卧嗜睡。症状不同处:蓝耳病病猪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个别猪鼻端瘙痒,鼻盘擦地,极度不安,临产母猪多数死亡,或超过预产期,阴门流出褐白色粘稠性分泌物。屡配不孕,配后个别流产,能产出弱仔猪,不到24小时后死亡。个别仔猪呼吸困难,耳、鼻盘呈蓝紫色,多数死亡。断奶后50~60天,仔猪也有少数蓝耳现象,两天后消退。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2℃~42.7℃),呼吸困难,呈犬坐势,耳、鼻、四肢皮肤紫蓝色,剖检可见肺泡与间质水肿等。症状不同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发生于4~5月和9~11月,以6周至6月龄多发,从口鼻流出泡沫样血色分泌物。剖检可见胸膜和肺表面有纤维性渗出物附着,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附红细胞体病患猪常伴发细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虫性等疾病,如链球菌病、猪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猪肺疫、猪丹毒、猪瘟、弓形虫病等。这些病原体易污染猪舍环境,使隐性感染猪的抵抗力下降,并呈现混合感染,导致高死亡率及巨大的经济损失。故在临床上,应充分重视,并予相应对症的治疗,以保证安全。
防治对策折叠加强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疫病监测、饲养员的健康检查,杜绝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防止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入和发生。
折叠中药疗法单一中药提纯物。青蒿素是从青蒿中分离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毒副作用低、疗效高,不易引起疟原虫的抗药性。试验证明,该药也是治疗和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首选药物之一。此外,还有用提纯的蒿甲醚、大蒜素、华蟾蜍素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
复方中药。动物红细胞中存在着许多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物质,而附红细胞体恰是破坏了血液中的红细胞,致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据报道:天花粉、黄芪等中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另一方面,附红细胞体病属温热症,热势偏盛,一些中草药可达到解表、凉血、清里、滋阴等作用。为此可从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采取中草药辅助治疗该病。
处方一:生地、柴胡、玄参、丹皮、赤勺、板蓝根各20克,黄芩、杏仁、荆芥、薄荷、二花、连翘各15克,石膏40克,甘草5克,供40公斤体重猪用,每日一次,连用2次。
处方二:当归克、熟地60克、赤芍50克、黄芪60克、川芎30克、常山克、地榆70克、苦参70克、青蒿60克,粉碎按1%比例混饲或每头猪30~50克,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
处方三:水牛角克、黑桅子90克、桔梗30克、黄芩30克、赤芍30克、生地30克、玄参90克、连翘壳60克、鲜竹叶30克、丹皮30克、紫草30克、生石膏克。用法:上药加入水毫升,煎开20分钟取汁,按10~20毫升/公斤体重计算,分早、晚饮用,药渣加入饲料中饲喂。
处方四:当归克、黄芪60克、常山克、苦参70克、青蒿60克、川芎30克、地榆70克、天花粉30克组成,经粉碎混匀,开水冲调,温后灌服,按10~20毫克/公斤体重计算,一天两次
折叠西药疗法①砷制剂新砷凡纳明()。内服对胃肠粘膜有刺激,吸收少,必须静注给药。注射后排泄较慢,连续用药须间隔3~4天,以防蓄积中毒。砷剂毒性较大,有局部和全身反应。可在肿胀部位注射10%亚硫酸钠溶液或生理盐水,以减轻刺激;用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易导致心、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不安、出汗、肌肉震颤、后肢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症,轻者1~2小时可自行恢复。如为减轻疼痛,可在给药前肌注20%樟脑油10~20毫升。临床上常用供静注的粉针剂,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缓慢静注,也可直接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猪用量为15~45毫克/公斤,治疗时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成5%~10%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一般用药2~24小时内,病原体可从血液中消失,3天内可消除症状。
②抗血液原虫类药物。A.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通过抑制病原基体DNA的合成,阻断在体内的代谢而起到抑制病原的生长繁殖。肌注安全剂量的药物后可在注射部位引起肿胀,数日后可消失。全身反应表现为起卧、频繁排尿、肌肉震颤,呼吸和心跳加快,流泪等。临床常用的剂型为粉针剂,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5%~7%的溶液,按5~7毫克/公斤体重深部肌注,间隔4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也有水针剂在临床使用的报道,按药物说明书使用,每次肌注50毫升(含药1克),注射2次,每次隔3天。该产品在发病的初期或感染率低时使用效果比较理想。B.黄色素。静注后12~24小时,病畜的体温下降,血中虫体消失,一般只注射一次,必要时可间隔24~48小时再注射一次。该药对注射局部有刺激性,静注时勿使药液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炎性肿胀,甚至坏死。静注的速度宜慢,过速会引起不安,脉搏增数,呼吸浅而快,肠蠕动加强,一般可自行恢复。为减轻副作用,重病或体弱家畜可将一次量分两次注射,间隔12小时。为避免药物损害肝肾,一般用药不超过两次。临床常用剂型为黄色素注射液,3毫克/公斤体重,静注,极量为0.5克。或用0.9%氯化钠溶解成1%溶液每头肌注50毫升,每次隔3天,注射2次。C.磷酸伯胺喹啉。是治疗血液原虫的特效药物,该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效果显著,为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
③抗生素类药物。目前中国主要采用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来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土霉素,广谱抗菌药,除杀细菌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各种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还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采用注射法和口服给药,不良反应为在注射局部发炎、坏死和消化道紊乱。静注给药时,速度一定要慢,并观察家畜反应,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兽医临床中常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按药物说明书使用,每天肌注10毫升/次,连续2~3天,或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4~5次。也可在发病初期用土霉素、四环素,剂量按15毫克/公斤体重,分两次肌肉注射,可连续使用一周。或按强力霉素~ppm拌料或~ppm饮水,连续使用,直至症状消失。或在确认虫体感染后用0.1%~0.2%土霉素拌料,连续投喂10天,停喂7天,然后根据症状决定是否进行第二疗程。对于确诊阳性感染的母猪族群来讲,离乳10天后的小猪可于水中添加水溶性的土霉素来治疗,对于群体的病猪可于每吨饲料中添加克的土霉素来做治疗。强力霉素也是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为长效、广谱、高效、半合成四环素族新抗菌素,作用与盐酸四环素相同,但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排泄缓慢,维持血浓度时间长,给药后药物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易于渗透于胸腔和乳汁,也易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该药是治疗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
折叠混合疗法①血虫净与中药配伍。配制三种浓度的血虫净、盐酸土霉素、中药制剂(处方四)及其两两相互组合三个复方共12种药物方剂组,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血虫净+中药制剂组疗效最佳,经治疗6天后,红细胞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组,且死亡率为零,治愈率达到%;中药制剂组红细胞感染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组,而治愈率、有效率低于其余组。证明中草药与西药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
②血虫净与土霉素配伍。采用长效土霉素(10毫升×2次)和血虫净(1克×2次)交替注射公猪,同时注射维生素B12注射剂(10毫升×12次),投喂“公畜散”,在饲料中增加补血添加剂,经2个月的治疗试验后,公猪精液基本恢复正常,每毫升精液中含精子数达到1.2~1.8亿,精子活力0.8~0.9,尿道球腺分泌物正常,精液颜色为浅白色或乳白色,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达到80%左右。而对于抽检血相异常的90头怀孕母猪,采取分娩前30天左右每周注射长效土霉素10毫升,连续注射4周,在饲料中添加补血添加剂,经治疗后,怀孕母猪分娩的有86头(2个月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母猪产弱仔率下降31.8%,产后母猪无乳率下降83.9%,少乳率下降77.8%,平均窝产总仔数上升3.1%。育肥猪采用血虫净5~7毫克/公斤体重深部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效果显著。
③砷制剂与土霉素配伍。在培育猪饲料中添加0.1%~0.3%阿散酸或尼可苏,并每月与0.1%~0.2%土霉素交替使用,连续用药7~14天后停药7天,然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在饲料中添加补血添加剂。症状严重的猪注射长效土霉素3~5毫升或血虫净0.1克,每月注射1~3次。或采用长效土霉素按1毫升/10公斤体重,每天肌注1次,连用3天,适时使用解热药物(退热大败毒)或配合使用氨基比林、蒽诺沙星等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对病情严重的猪只同时采取强心输液(安钠咖、5%葡萄糖溶液),补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对30日龄前后的发病仔猪肌注2毫升牲血素,全群仔猪采用氟苯尼考(克/吨)、强力霉素(克/吨)拌料,连用8天。全场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阿散酸(80~克/吨),饲喂15天。
④土霉素、血虫净和中药配伍。对发病猪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5%的血虫净溶液(3.5毫克/公斤体重),每天1次,交替进行。对于食欲废绝,病情严重的病猪,交替肌注长效土霉素、5%的血虫净溶液6毫克/公斤体重,同时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等药物。同时大群饲料中添加阿散酸,每公斤饲料添加18克,连用5~7天,同时配合中药处方三煎剂口服
猪弓形体病-鉴别诊断猪弓形虫病与许多其他猪病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如果不进行病原学检查,很容易误诊。
1、猪弓形虫病与猪丹毒。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临床症状。但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病猪表现皮
猪弓形体病发病症状图图册
肤外观发红,不发绀。病猪粪便不呈暗红色或煤焦油样,无呼吸困难症状。猪丹毒亚急性病例,主要表现皮肤出现方形、菱形疹块,突起于皮肤表面。剖检可见脾脏呈樱桃红色或暗红色。慢性病例可见心瓣膜有菜花样血栓赘生物。
2、猪弓形虫病与猪瘟。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发绀等临床症状。但猪瘟虽然可见全身性皮肤发绀,但不见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剖检可见肾脏、膀胱点状出血,脾脏有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可见回盲瓣处纽扣状溃疡。肝脏无灰白色坏死灶,肺脏不见间质增宽,无胶冻样物质。
3、猪弓形虫病与猪肺疫。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发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但猪肺疫胸部听诊可以听到罗音和摩擦音,叩诊肋部疼痛,咳嗽加剧。剖检可见肺被膜粗糙,有纤维素性薄膜,肺切面呈暗红色和淡黄色如大理石样花纹。
4、猪弓形虫病与猪链球菌病(败血型)。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但猪链球菌病的不同病型表现出多种症状,如关节型表现出跛行,神经型表现共济失调、磨牙、昏睡症状。剖检可见脾脏肿大1-2倍,暗红色或蓝紫色。肾肿大,出血、充血,少数肿大1-2倍。
5、猪弓形虫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但猪附红细胞体病表现为咳嗽、气喘,叫声嘶哑。可视黏膜先充血后苍白,轻度黄染,血液稀薄。剖检时血液凝固不良,肝脏表面有黄色条纹坏死区。
6、猪弓形虫病与猪焦虫病。两者均有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临床症状。但猪焦虫病表现呕吐,眼结膜初充血后苍白或黄白。剖检可见全身肌肉出血,特别是肩、腰、背部较为严重,呈红色糜烂状。血液涂片用甲醛固定,姬姆萨-瑞氏混合染色镜检,红细胞内有圆形、环形、椭圆形、单梨形或双梨形虫体存在。
猪弓形体病-防治1、治疗: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物无效。
猪弓形体病图册
对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毫克,或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体重14毫克,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较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磺胺嘧啶(60毫克)和乙胺嘧啶(1毫克)合剂,分4-6次口服。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毫克)+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14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长效磺胺,每千克体重60毫克,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连用7天。2、预防:猪舍要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药加1%来苏水、3%烧碱、5%草木灰都有效。家庭养猫要定期进行检查驱虫、猫食添加肉时,应预先煮熟,严禁喂生肉、生鱼、生虾。防止猪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猪食和饮水。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消灭鼠类,控制猪猫同养,防止猪与野生动物接触。家庭养猫要注意个人防护,猫要经常洗澡,同时,尽量减少和猫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妇女妊娠期间,更要注意。
推荐方案
茵陈、栀子、大黄。
本品为浅灰色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清热、利湿、杀血虫。
附红体、弓形体、链体菌等引起的皮红、出血点、粪便干结、尿短少、
??????赤黄、发热烦渴、饮水多、吃料少、眼结膜发红、多眼屎、食少等。
本品2-4公斤拌料0公斤,连用7-10天,同时配合多西环素更好,可用于怀孕母猪
?
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上一篇文章: 脑出血发病什么治疗方法更有效
- 下一篇文章: 身体这些部位出血致命致残,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