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
编者按:神经外科经常遇到心电图异常的患者,近期神外时间就推送了一篇(点击查看:突发剧烈头痛、脑CT阴性、心电图ST段抬高:如何诊断?),而本文指出脑出血后心电图发生异常较常见,一起看下。
已经观察到,心脏功能良好的患者,发生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发生ST段抬高,ST段压低,T波倒置及QT间期延长等改变。
但脑出血后,是否与心电图的改变有关,尚不清楚。近期,日本防卫医科大学校Takeuchi等,对脑出血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结论发表在了JournalofClinicalNeuroscience杂志上。
研究介绍
研究中共纳入-年间,名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12导联心电图检查。男性65名,女性53名,平均年龄63.5岁,既往高血压病史者71名,高血脂者23名,糖尿病者13名。
血肿位于深部者64名,脑叶33名,小脑10名,脑干11名;血肿体积平均28.3ml,大于30ml40名;中线移位平均3.2mm,大于5mm28名;合并有脑室出血32名,蛛网膜下腔出血13名。
其中66名患者中出现了多余1种的心电图改变,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ST段压低(24%),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20%),QT间期延长(19%),T波倒置(19%)。3名患者发展为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绞痛2例,缺血性心肌病1例。
单变量分析认为,ST压低与血肿位于深部及血肿位于岛叶相关,岛叶相关性出血是ST段压低出现的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没有发现,左心室高电压与脑出血后临床影像学有关系,也没有任何因素能够预测左心室高电压的发生。
单变量因素分析发现,QT间期延长的发生与血肿位于深部,中线结构移位大于5mm,合并脑室出血,出血位于岛叶皮层相关。出血位于岛叶及合并脑室内出血是预测QT间期延长出现的独立因素。
T波倒置也与血肿位于深部,血肿量大于30ml相关。研究发现,血肿位于深部及血肿量大于30ml是预测T波倒置发生的独立因素。
作者观点
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很常见,最常见的几种改变为:ST段压低,左心室高电压,QT间期延长,T波倒置。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QT间期延长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会很快发展为室颤,引起猝死。因此,一旦出现QT间期延长,应该密切监测。
T段改变和T波倒置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见表现,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有可能出现误诊,误诊后可能给予抗凝及及抗血小板等不当的治疗。因此,排除神经源性病因至关重要。
本文由丁香园学术编辑严贵忠编译
编辑:程培训
考考你
患者29岁女性,症状为头痛,无头部外伤史、无头部手术史,影像学检查如上图所示。
此图出自近期发表在TheLancet上的一篇文章,非常罕见,你考虑诊断什么?
- 上一篇文章: 婴儿脑积水症状婴儿脑积水治疗费用婴儿
- 下一篇文章: 甘露醇在脑出血中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