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听民声贵州赤水丹霞石上种仙草点石成金奔小康
[走基层听民声]贵州赤水:丹霞石上种“仙草” “点石成金”奔小康
????新华贵州频道11月19日电(李平)在贵州赤水市凯旋村村民向朝栋的家门口,一块100多平方米大小、重达40多吨的石头横在前院左边,而在院子的前后方,30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也插花般躺在田地里,这些让人视野堵得慌的石块,却是向朝栋眼中的“石宝贝”。
????“你可别小瞧这些石头,这些松泡、易长苔藓的丹霞石值钱呢。”65岁的向朝栋说,之前包产到户时,他厌弃过这些不长粮光占地的大石块,但自从56年前,他在光秃秃的大石块上种起“仙草”后,30多个大石头一年的收入就两万多,是3亩耕地收入的10倍。
????向朝栋口中的“仙草”,当地人称为金钗石斛,因其形像古代女子头上的发钗而得名,系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具有清肝明目、益胃生津等功能的名贵中药材。而竹林茂盛、空气湿度高、丹霞石遍地的赤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水市特别适合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金钗石斛的生长。
????石斛种植大户帅必祥说,当地的石斛不争地、不抢水,完全依石或依树而生。每一年除浇水和除草外,基本上不需任何打理。“1平方米大小的丹霞石上,能种4到5蔸石斛,1蔸一年能产鲜梗1到2斤,依照每斤鲜梗40至50不等的市场价出售,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丹霞石产值两三百。”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丹霞石产出,凯旋村村民和石斛种植公司还探索出垒石栽培法。“自然的丹霞石毕竟数量少、个头大,而且不容易采摘石斛。我们把大石块切碎,然后堆出2立方米大小的石包,并在石包上种植仿野生石斛,平时浇点水就可以,一年一个石堆收入上千。”贵州仙草生物有限科技公司总经理唐显福说,公司在绵延3千米的山脚下种植了由1万多个石包构成的金钗石斛,这些石斛一次种植、3年初产、5年盛产,并可连续采摘10年以上。
????“如果依照堆垒石、配喷灌设施等标准建设,每亩石斛基地前期投入需8九千,但进入盛产期以后,一亩可产200斤石斛(不包括石斛花收入),按50每斤计算,1亩产值可达上万。”唐显福说,赤水丹霞石上长出的石斛虽然产量少,但质量好,可谓石斛中的上品。
????天然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也让当地仿野生石斛1上市就脱销。向朝栋说,每一年九十月份常有四川、重庆、广东等地的游客找上门,一来就要5六十斤的鲜石斛,但家中的“石宝贝”目前一年只能产3四百斤的石斛,除去送亲朋好友和本身所需,每一年可卖石斛200斤左右,“石斛只能稀罕着卖。”
????据了解,通过种植金钗石斛,凯旋村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部份村民还通过弄农家乐等方式,发展起盆景石斛、石斛饮食等,一年收入7八万是常事。
????“由于石头上能种出‘金子’,如今村民房前屋后、田地里和山坡上的丹霞石已成为村里最抢手的资源。”凯旋村村支书帅继平说,当地已没有一块“闲着的石头”。
????帅继平坦言,没地(石)可种是凯旋村发展石斛产业的1大瓶颈。虽然全村有500多户村民在石旮旯地上种植了1000多亩的金钗石斛,但全村大部分土地都是长满竹子的林地,如果村民能转变观念,采伐部份竹林种石斛,相信竹与石斛相间均衡发展的格局将更有助于村民种着“仙草”奔小康。
- 上一篇文章: 试点即将结束联想谋定而后动发布虚商品牌为哪般
- 下一篇文章: 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党员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