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粤29项目有望入选

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粤29项目有望入选

备受注视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行将正式公布!广东有29个项目有望终究入选,后来补报的“广东凉茶”和“瑶族耍歌堂”都成功升级。  两项目补报成功  据介绍,广东凉茶和瑶族耍歌堂都是以“补报”的特殊身份呈交文化部的。去年下半年,广东向国家文化部呈交了75个项目竞逐首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其中没有“广东凉茶”和“瑶族耍歌堂”。但项目公示后,众多有关方面人士指出,以凉茶和瑶族耍歌堂本身都具有不可替换性,其价值、特点、影响完全有资历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因而广东迅速展开相干工作,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短期内便完成了“补报”。  “耍歌堂”也是广东境内瑶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活动,是八排瑶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范围的传统节日。据《广东新语》载:“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男女集舞蹈唱歌。同时自由结婚,礼仪简单”。  很多项目被合并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项目有29项,除去补报成功的上述两项外,在数量上比参与公示的39项减少了12项之多。  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变动并不是由于有项目被淘汰,而是国家针对一些申报主体相同但流行地域有异的项目实行了“合并同类项”。例如在公示名单上,湛江人龙舞和汕尾滚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地金龙分列两项,现合并为“龙舞”一项;佛山市、广州市和遂溪县的醒狮分列3项,现合并为“狮舞”一项;广州和潮州的粤绣分列白癜风最好医院两项,现也合并为“粤绣”一项。  未来三年投重资  据介绍,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成为广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15”计划的重头戏之一。广东将在“115”期间展开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立广东省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建立国家和地方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创建传承人(团体)命名制度,鼓励传承人(团体)进行活动。未来3年内,省财政将连续三年每一年拿出150万元用于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  广东入选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梅州客家山歌  中山咸水歌  广东音乐  潮州音乐  广东汉乐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  狮舞(广东醒狮)  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潮剧正字戏  粤剧(广州、佛山、粤港澳)  西秦戏  白字戏  花朝戏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龙舟说唱  佛山木版年画  剪纸(广东剪纸)  粤绣(广绣、潮绣)  象牙雕刻  潮州木雕  灯彩(东莞千角灯)  石湾陶塑技艺  端砚制作技艺  凉茶  瑶族盘王节  小榄菊花会  瑶族耍歌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gal/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