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一般较轻
(二)脂肪玻璃样变样:多见于慢性非恶性高血压患者,直径小于200μm的穿通动脉,腔隙病灶中可发现动脉脂肪变性
实验室检查:因病灶小,脑电图和脑血管造影均正常确诊依靠头颅ct在病后8~11天检查较适宜,mri对脑干腔隙梗塞亦清晰可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病变所致
(二)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偶可见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阴茎、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
(四)感觉运动性卒中:多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丘脑后腹核并累及内囊后肢的腔隙性梗塞所致
[病因和发病机理]
(四)微动脉瘤:常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
(一)类纤维素性改变:见于严重高血压,血管壁增厚,小动脉过度扩张,呈节段性,血脑屏障破坏,血浆性渗出
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达到高峰,部分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凡脑深部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塞,经巨噬作用使留下梗塞灶直径小于2mm者,称为腔隙性脑梗塞多位于底节、内囊、丘脑、脑桥、少数位于放射冠及脑室管膜下区
[治疗与预后]
(三)小动脉粥样急性脑梗塞硬化:见于慢性高血压患者,直径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样斑动脉狭窄及闭塞
诊断要点:①中年以后发病,且有长期高压病史;②临床症状符合上述腔隙性卒中典型表现之一者;③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及脑血管造影等无阳性发现;④头颅ct及mri检查证实与临床一致的腔隙病灶;⑤预后良好、短期内有完全恢复可能
本病的治疗,基本上同脑血栓形成,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尤为病史中已有过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复发,同时应注意压不能过快过低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异常,给以适当处理
本病的脑动脉可有下列改变:
(一)纯运动性卒中: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五)构音丘脑出血的治疗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严重构音不全,吞咽困难,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该侧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尤以精细动作如书写更为困难),指鼻试验不准,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病灶位于桥脑基底部上1/3和下2/3交界处,也可能有同侧共济失调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实质小出血灶鉴别后者临床表现与本病相同,占脑出血10%,出血量0.3~10ml不等,仅能依靠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白癜风该怎么治- 上一篇文章: 结果与单发组比较
- 下一篇文章: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