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亚丨关爱老年人健康,防范疾病,健康

当今社会,院前救护事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意外伤害,二是突发疾病。但作为这两类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老年人是居首位的。

那么如何指导老年人健康养生、合理预防及治疗慢性病呢?

△主持人欣怡与潘晓峰主任

一、人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但是疾病真的说来就来么?

任何一种疾病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因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如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嗜烟嗜酒,喜好含糖量高、油脂高、盐分高的食物,当这些物质超出人体的代谢和消化能力的时候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如盐分摄取过多就会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继而血压升高,心脑血管负担过重,突发意外,预期等疾病发生了再去预防,不如早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烟酒,食盐摄取等等。

二、药是吃的越多越好还是尽量少吃?药能一直吃么,要不要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

大部分的慢性病是需要药物治疗的,部分的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比如说降压药,服药一段时间后,血压稳定或者正常不是说高血压病治好了,而是药物达到了有效的浓度,这时如果贸然停药会导致血压的反弹。有的药物是要按流程服用的,比如说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需要服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波立维,是为了防止支架血栓形成,那么达到服药时间后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服用。

至于该吃多少药,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根据实际的病情和医生的嘱托服用,要吃的多了会导致身体肝肾功能副作用,增加人体负担,该吃的药物不吃或少吃,达不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作用,所以我们提倡遵照医生嘱托服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

三、“锻炼身体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那我就天天锻炼?”,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锻炼身体确实能改善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我们提倡和鼓励老年人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但在户外运动中要注意几点:

首先不要盲目跟风,什么时尚做什么,而是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为主,量力而行;其次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掌握,起的过早睡的过晚,运动时间过长,都不可取,尤其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要适当的补充水分,防止大量出汗后体液不足,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防止中暑和皮肤受紫外线灼伤。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呢?

首先是提高安全意识。很多急诊外伤来的老年人,主要的致伤原因就是交通意外,大多数伤者是被机动车撞伤,而其中的一部分老人是在横穿道路、跨越护栏、骑自行车逆行时发生的意外,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规范教育,教授他们辨识交通信号和标志,预估自身穿越道路的时间,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

同时,建议老年人在外出时携带辨识身份和家属联系方式的证件,以方便在意外发生时,医院和社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救治,也是为了防止部分老人走失后无法及时联系到家属。

五、如何拨打电话呢?

很多医院要打叫救护车,那么怎么正确的拨打电话呢?拨打电话接通后应告知接听人员:

[1]你的电话号码与姓名

[2]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显著标志。

[3]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大出血。

[4]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员人数。

[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如果实在记不住怎么办,可以跟接线员说,“请你问我”。

专家介绍:潘晓峰

医院

(医院海南分院)

医务部主任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学位,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院(医院海南分院)医务部主任,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脑室-腹腔分流术、神经外科重症的治疗,其中微创治疗小脑出血、穿刺引流治疗颅脑血肿、控压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丰富的院前急诊急救经验。

曾进修于全国神经外科新进展学习班、哈尔滨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黑龙江省全科医生培训班、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师资培训班,取得重症医学、全科医生资格及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讲师。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论著三篇,获省市级新技术应用奖六项。曾参加抗洪救灾、汶川救灾及大冬会、哈尔滨及三亚国际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获得年哈尔滨市医学科普演讲比赛二等奖,省医学科普演讲比赛优秀奖。年代表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省卫生应急技能大赛获突发中毒处置组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获得年黑龙江省卫生应急标兵及全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湖北省紧急医学救援实战演练获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卫健委通报表扬。

-END-

《健康三亚》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16:00-17:00

参与方式:

1.问诊、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cgal/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