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关于脑溢血的常识
生活总是在给我们有意无意的开着玩笑,或许这就是常说的“诸事无常”吧。。。
8月份回了一趟家,看望了家父家母,听说多年不见的老友也回来了,欣喜的去拜见,不只是看看老友,重要的也是去看了看他那患病的母亲。
从电话中得知阿姨患了脑溢血,而且动了手术,本以为是没有什么的,结果。。。
一向熟悉我的阿姨,竟然已经不认识我了,雷厉风行的人卧床休息,要不是发现的及时,估计就只剩下卧床了。。。
编者按行善、行孝不要等,在这里呼吁所有朋友们,不要等家人卧床才知道行孝,也不要让善良的种子,被物质世界所麻痹,而不再开花。。。
脑溢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病因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1.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5.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1.5cm的血肿均可精确地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诊断。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如何预防脑溢血?
有关医学专家建议应做到以下“十个必须”。
1.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病
中老年人应做到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一经确诊患有高血压病,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降低及稳定血压。
2.必须及早防治动脉硬化
如果患有动脉硬化症,就应及早予以治疗,并注意日常饮食,以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保持血管的弹性。
3.必须保持精神愉快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乐观的情绪,遇到高兴或不愉快的事应注意冷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以防血压突增。
4.必须劳逸结合
应合理安排工作(劳动)的时间,注意休息特别是工间休息,避免身体和精神过劳过累;夜晚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必须注意饮食结构
日常膳食要清淡,可多吃些豆类、蔬菜、水果和鱼类等,要少食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糖与甜食也不宜多吃。
6.必须戒除烟酒
嗜好烟酒者应予以戒除或加以节制,因为香烟能加速动脉硬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
7.必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要保持大便畅通,定时排便;排便时还需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引起血压突然增高。
8.必须注意防寒避暑
应根据季节冷暖的变化做好衣着的调节,及时添减衣服,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刺激,以避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剧增而发生的意外。
9.必须缓慢改变体位
下蹲、弯腰和卧床、起身等体位改变幅度较大时,动作必须缓慢,特别是由蹲位改为直位时切勿过速,以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10.必须坚持适当体育锻炼
应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项目,持之以恒,在锻炼时还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疲劳。
预防脑溢血除应牢记“十个必须”外,还要坚持合理用药,并注意发病的规律,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脑溢血的发生机率。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赞赏
人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可怕的脑溢血脑溢血需要注意哪些
- 下一篇文章: 脑血管爆裂38岁医生突然离世最凶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