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防的颅脑变异与陷阱

上周我们已经通过简图学习了颅脑的重要结构,这并不全面,但鉴于超人们工作太忙精力有限,文章力争精要而非详尽,以达到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本周总结了一些大家最关心的新生儿颅脑超声的几个基本知识点,同时,展示了部分先天变异与陷阱。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

需牢记:尽管超声被认为是“绿色”的,但由于早产儿非常脆弱,所以,应尽量限制超声检查的时间和超声强度。

检查特别提醒

检查时暴露前囟(必要时剃去毛发),尽量轻压前囟,以显示上矢状窦

早产儿颅脑超声筛查的方案建议

(Ciocan.)

脑回声与结构对应关系

Tips:白质与灰质的区分要点:

白质/灰质主要分布于脑干区域,也即是中线附近。

灰质---神经核团

白质---脑干内的白质则为长的上、下行传导束及横行的纤维束

冠状切面:白质显示为高回声(黄色圈)

常见变异与陷阱

本部分重点介绍部分可能模仿病理改变的正常变异和陷阱,避免误诊。

01

不对称的侧脑室

新生儿有时会出现侧脑室的轻度不对称,据报道早产婴儿中其发生率达40%,左侧侧脑室通常比右侧更明显,且,脑室大小也依赖于受试者的体位。“良性”单侧扩大的脑室通常与同侧脉络丛增大有关。

放射状胶质纤维(白箭头)(Ciocan.)

02

脑室周围白质晕

产生原因:由于各向异性效应,侧脑室周围可出现伪像,高回声的白质假性病变或脑室周围光晕。通常发生在侧脑室附近,早产儿比足月儿更突出。

脑室周围光晕:侧脑室体部周围高回声,回声均质、对称分布,回声低于脉络丛,矢状切面明显,平行于侧脑室由前向后延伸,但冠状切面回声减弱或部分消失,这是由于各神经纤维被超声波从不同的方向扫查的结果。鉴别时,大家只需记住一点:颅脑病理异常几乎总是在两个平面上均存在,这样可以除外脑出血或白质软化。

旁矢状切面:侧脑室体部后方高回声晕(黄箭头);侧脑室内高回声(绿箭头)---脉络丛

冠状切面:侧脑室体部周围高回声晕(黄箭头)---白质;侧脑室内高回声(绿箭头)--脉络丛

旁矢状切面:29w早产儿,侧脑室周围白质晕更明显(红箭头)(Ciocan.)

03

脉络丛与室管膜下出血

脉络丛常向前延伸至尾状核丘脑沟,表现为高回声,需要与室管膜下出血灶鉴别

旁矢状切面:白虚线处为尾状核丘脑沟,其旁高回声为脉络丛的一部分

旁矢状切面:室管膜下出血灶---强回声团(黄箭头),与脉络丛并不连续,且随访后会部分液化形成假性囊肿(鉴别点)

04

豆纹血管病变

丘脑内的线状或点状高回声,是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表现,可能与TORCH感染,染色体异常或畸形,代谢紊乱(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等相关联,多种病理状况引起的动脉微血管壁增厚所致。单侧或双侧。尽管这些患者的短期预后良好,但缺乏长期后遗症的明确数据。

旁矢状切面:丘脑内的线状或点状高回声(红箭头),CDFI显示其内血流充填(Ciocan.)

旁矢状切面高频图:丘脑内线状高回声(黄箭头)

05

大枕大池

诊断要点:当枕大池矢状切面的上下径超过8mm,则称为“大枕大池”,如果仅单独出现,则认为是正常变异。在1%的出生后颅脑图像中可见。有认为是由于小脑损伤和体积减少所致。

鉴别诊断:需与蛛网膜囊肿和Dandy-Walker畸形鉴别,与蛛网膜囊肿相比,因缺乏占位效应而不同,而与Dandy-Walker畸形相比,则因小脑蚓部的存在而易于鉴别。[Lowe..]

正中矢状切面:枕大池(红色箭头)无回声区,测量径线及方式(黄色虚线)

除上述变异以外,新生儿颅脑变异还包括了各种囊性结构(详见下篇文章)、脉络丛小叶或球状变异等。

欲知后续详情,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wqq.com/bjhl/12030.html